- 上一篇 《温州百年》序
- 下一篇 勤奋而顽强的精神劳动者——《唐湜论》书摘
-
自身建设
追忆蔡心谷先生
蔡心谷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三年了。前不久,笔者观看了“走近心谷书法艺术展“后,深有感触,并勾起了几段回忆:
我同先生是1986年熟悉的。当时,他住在百里东路的“五方斋”,住房虽小,却心胸开阔,常以鸡毫笔作书,写出了柔中带刚的行草,使我十分敬佩。我为之写了一篇人物通讯在《温州日报》及《中国书画报》上刊登。
此后,他曾三易其居,我曾跟踪拜访。每次拜访都受到他的热情接待。1989年八月我自费编印了《林艺人物通讯集》,请蔡老题写书名。他欣然命笔,为我的“通讯集”增添了光彩。
1992年,蔡先生70岁的时候,邮寄两首诗给我,一首是《六十述怀》,一首是《七十初度》其内容是:
疏懒平生少欲求,庸庸岁月逐波流。
读书但得滕胧意,处世未知夷险忧。
黑白偶寻杆中趣,墨翰常探字中幽。
闲来无事凭栏坐,独赏云鹰天际游。
七十闲居自在身,看山对月遣昏晨。
儿孙勤奋情塔慰,朋旧开垂谊更珍。
常灸清香非为佛,岂衡散木未成轮。
台觅句求天趣,养性无他但率真。
要我玉和,我觉得盛情难却,和之:
妙笔生花万众求,名师字迹挺风流。
鸡毫点画出新意,翰墨飘香可解忧。
处世如棋寻乐趣,虚杯若谷探清幽。
闲来觅句添诗意,月下低岭北雁游。
年正古稀老瘦身,翠微雅室度昏晨。
高朋对坐情塔慰,挚友深交谊更珍。
对好何须拜玉佛,思亲不必望冰轮。
鸡毫翰墨求天趣,世高洞明得美真。
如今,诗中两位下棋的老人(蔡心谷与洪瑞钦)均已离开人间,但他们下棋、呤诗、作书时的形象仍然留在我的脑海里。蔡心谷先生逝世时,我给他的挽联是“诗书大腕墨迹飘香留后世,教育名师人才辈出在当今。"
人如其名,心怀若谷,是我对祭先生的深刻印象。他是一位著名书法家,又是老诗人,却从来没有在青年人或他人面前摆架子,学子们向他索书,他总是有求必应,而且写得十分认真。
蔡心谷先生虽然已经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书法艺术,仍然留在人间。为此,我写了这篇追忆,来表示自己对先生的深切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