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身建设
温州文坛的永恒星光 ——唐湜与骆寒超
今年是著名“九叶派”诗人唐湜先生(1920-2005)逝世二十周年。回溯六十余年前,我有幸结识唐先生,拜其为师,跟随他学习莎士比亚剧本翻译,不仅收获了学识与启迪,更与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此后漫长的三十多年间,无论风雨如何变幻,我始终与先生保持着紧密联系,直至他最终溘然长逝。
唐老,无疑是我国诗坛上空一颗极为耀眼的星辰,更是屈指可数、荣登《中国文学史》的温州籍作家。龙湾区文联曾出版纪念文集,深情铭记他的文学成就;温州市文联也精心筹备推出《唐湜文集》,进一步凸显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作为唐老的学生,我内心一直渴望为先生书写纪念篇章,以表达我无尽的感恩与深沉的怀念。
骆寒超先生(1935-2024),我的学长,在温州生活了二十余载,与温州文化界众多人士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与他的缘分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成为至交挚友。骆寒超作为著名诗论家、浙江大学原中文系主任,在学术领域造诣非凡。他对唐老敬重备至,著述中屡屡提及并赞誉唐老是温州乃至全国极为杰出的诗人。这不仅彰显了他对唐老文学才华的深刻洞察,更展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赤诚热爱与崇高敬意。
两年前,浙江大学出版社向骆先生发出稿约,他满怀热忱地撰写了长达十万字的《唐湜论》。然而,就在书稿即将付梓之际,骆先生却猝然与世长辞,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唐湜的诗歌与翻译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蕴含了对人性、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洞察。他的每一行诗句都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对美的无尽追求。而骆寒超作为诗论界泰斗,学术成就同样令人瞩目。他对唐湜的高度评价,不仅是对一位诗人的认可,更是对文学精神的坚守与传承。他们的交往与友谊是文学史上佳话。唐湜的诗歌创作与骆寒超的诗论研究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文学世界的丰富与多元。
为深切缅怀他们,我特地联系骆先生女儿,从《唐湜论》中精心选取一章,深入细致地勾勒出唐老那布满荆棘却又气势恢宏的一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在诗歌领域缔造的辉煌功绩。承蒙南航鼎力支持,在《温州日报》副刊上与广大读者见面,这无疑是对唐湜一生最好的诠释与纪念。
作为温州文坛上两位举足轻重的大家,他们的文学成就如星辰般璀璨;他们的精神品格似火炬般炽热,激励着我们在文学路上追寻真谛与美好。
(作者:沈克成,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民进温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温州市政协第七、八届委员,文字学家、方言学家、汉字编码学家、音形码输入法发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