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风采
当选省羽毛球协会常务理事兼裁委会主任,他是温州体育圈的“活字典”!
日前,浙江省羽毛球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会上,民进会员、羽毛球亚洲级裁判范海波当选为常务理事兼裁委会主任,同时荣获优秀裁判员称号。
范海波被誉为温州体育圈的“活字典”,曾任羽毛球亚洲级裁判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比赛裁判、第16届广州亚运会羽毛球比赛裁判,是温州体育年度奖创始人之一、游泳赛事裁判长、冬泳爱好者,还是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跨界”当上羽毛球裁判
范海波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在温州华侨中学教了15年的书,英语教了3年,非他专业的烹饪糕点课却教了近10年。朋友打趣范海波是个跨界人才,未曾想后来还跨界当上了羽毛球亚洲级裁判。
当时,学校同事老姚是羽毛球一级裁判员,他见范海波喜欢体育,就问他要不要也考个羽毛球裁判资格?这个偶然的询问,造就了温州目前唯一一位执裁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羽毛球亚洲级裁判,也是截至目前浙江省唯一的亚洲级羽毛球裁判。
1999年,范海波成功晋级为国家级裁判。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次年在泰国曼谷亚锦赛上,范海波通过考试晋升为亚洲A级裁判,执裁过夏煊泽的比赛。此后,国内几乎所有大型的羽毛球比赛,都能见到作为主裁或发球裁判的范海波的身影。
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比赛的裁判,是范海波裁判生涯的一次“高光时刻”。他的职务是司线员,专门负责判断球有无出界。范海波说,那时羽毛球比赛没有引进网球采用的电子“鹰眼”,全靠人眼判断,这界内界外分毫之差的判断,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很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无愧本心公正执裁
2008年奥运前夕,范海波前往北京接受北京奥组委场馆团队培训,第一次是接受为期2个月的英语培训,接下来是3次的赛场培训。除了裁判专业的考察外,北京奥组委还对个人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凡有不良记录的人员一律不能入选。
范海波说,裁判考级路上,英语专业的他比其他报考人员有优势,尤其是国际级裁判必须会英语,比赛现场能与选手交流无障碍是硬性标准之一
他表示,一个好的裁判必须有很强的比赛“阅读”能力,能看懂运动员的心理活动,预判他接下来的行为,“心理博弈并不只存在于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裁判之间同样有着博弈。我的做法就是严格按照规则执裁,不能因为运动员是名人就放宽执裁尺度。”
“裁判员不仅要有足够的时长、经验累积,也要经常做赛后分析。”范海波说,自从参加国际赛以来,赛后都会在脑子里做个复盘,裁判的场下功夫很重要,多分析多总结,再结合临场执裁经验,才能让下次执裁更完美。
一次“散讲”诞生温州体育奖
温州资深体育记者马真正谈起范海波,就两个字的评价——“专业”,他称范海波是温州羽毛球与游泳领域的“活字典”,每次写稿子或采访温籍运动员遇见难题时找他询问准没错。
范海波与人闲聊经常产出好点子。2002年,离开华侨中学后在温州体育局工作的范海波与几个朋友在一次喝茶聊天中讲起,能否效仿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每年在温州民间举办一次非官方的体育评选,对当年温州最杰出的男女运动员予以奖励,这个点子当场得到了朋友们的响应。说办就办,经过一个多月筹备,首届温州体育年度奖浮出水面。
从2002年至今,温州体育年度奖已成功举办了十余届。诸宸、朱启南、江钰源、蒋川、吕志武、丁立人、徐嘉余、潘飞鸿、贾芳芳……翻开温州体育年度奖的篇章,是一长串体坛明星的名单,记录着温州体育的高光时刻。
2007年的第五届温州体育年度奖最佳男运动员得主“亚洲飞鱼”吕志武有次与范海波聊天,当时在温州体育局负责羽毛球与游泳工作的范海波提议吕志武回乡办游泳学校,培养温州下一代游泳冠军。这个点子当即得到吕志武的赞同,不久后,吕志武游泳俱乐部成立,为温州游泳项目培养人才。经过近8年的发展,吕志武游泳俱乐部在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渐入佳境,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2024)”“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