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风采
陈晨:春在溪头荠菜花 情系曲艺耕耘者
翻开民进温州市委会委员、温州市鼎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晨的履历,可谓是流光溢彩、灼灼耀眼。作为民进会员,他热心会务工作,带出人才济济的“牛支部”;作为政协委员,他倾心履职,多次获评年度“优秀市政协委员”。而他,还有另一重身份——曲艺工作者,醉心于戏剧曲艺艺术的他,潜心耕耘,为温州曲艺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还荣获了全国首个“最美乡村曲艺能人”称号。
图: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杨发航(右)为陈晨(左)颁授全国首个“最美乡村曲艺能人”称号。
守正创新 曲艺焕发“新生机”
陈晨数十年如一日守望曲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作为业余编剧的他就开始了曲艺戏剧创作,在市里举办的晚会上经常能看到由他创作的小品、相声、三句半等节目,其作品曾多次获省市级曲艺、戏剧比赛大奖。
图:陈晨(左二)主持鹿城区曲艺家协会第三届一次会员大会。
2017年,陈晨当选鹿城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更是将这份热爱转化为推动曲艺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在新的平台上“大展拳脚”,团结和服务广大会员,为文化鹿城建设、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不少贡献。
在陈晨的推动下,鹿城曲协成为温州文联系统第一家实行财务代理的协会,协会运行更加规范透明,其经验也逐渐在全市得到推广。为增强曲协组织活力和系统合力,他带队组织对散落在民间特别是乡间田野的曲艺人才开展大排摸,并动员他们加入到曲协队伍,使原本以传统温州鼓词艺人为主的协会发展成为涵盖鼓词、莲花、相声、小品、讲书、快板等多门类人才的大曲艺团队,同时吸收创作、理论研究、曲艺评论等多方面的曲艺人才。通过七年时间的努力,鹿城曲协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会员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平均年龄大幅度下降,实现了大曲艺在鹿城的繁荣。
图:陈晨在全国基层曲协组织负责人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交流。
2023年11月,鹿城区曲艺家协会入选中国曲协第二批深化改革基层联系点单位,成为全国入选的10家单位之一,陈晨应邀在全国基层曲协组织负责人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交流。
倾心育才 深入基层“种文化”
“对于我们曲艺事业而言,惟有厚植曲艺文化沃土,营造曲艺文化氛围,让曲艺深入人心、扎根群众,曲艺才能更好传承发展、欣欣向荣。”刚接手主持鹿城区曲协常务工作的陈晨发现,在中国曲艺界富有盛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鼓词面临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困境,同时鼓词欣赏人群老龄化严重,缺少年轻观众的参与。“温州鼓词技巧难度高,学徒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底难以出师。”陈晨认为,老艺术家“手把手”传帮带的传承模式后继乏力,与此同时,具有高辨识度地方乡音的温州鼓词,也是很多学校希望引进的素质拓展课程,只是苦于没有好的老师。
图:鼓词进校园
为了在孩子心中植入曲艺“火种”,培养更多的“小粉丝”,陈晨另辟蹊径,开办了一期温州鼓词师资培训班,邀请资深鼓词艺术家担任教师,动员了十几位中小学音乐老师来学鼓词。这批老师学成之后成为了温州鼓词宣传员、普及员,进而推动了传统曲艺进校园,浙江省第一家少儿曲艺培训基地也由此在鹿城落地,一位老师说,“看着孩子们渴求聆听的神情,感觉温州鼓词又焕发出了新生命。”从“播文化”到“种文化”,温州鼓词的传承和发展自此开辟了新的天地。目前,温州鼓词师资培训班已经列入鹿城区教育局的教师培训计划。
图:鹿城区首期温州鼓词传承教学师资培训班开班仪式(左六:陈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陈晨认为,领军人物是曲艺发展和传承的中坚力量,为此他爱才、惜才,在挖掘和培养人才上更是具有独到的眼光。周晓秋是一名小学教师,陈晨极力推荐她拜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陈小宝为师,经过学习,周晓秋从曲艺新秀迅速成长成为曲艺名家,入选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首批培育对象(曲艺类仅有9人),并成功拿下浙江省曲艺类最高奖项——浙江曲艺奖。几年前,陈晨得知县里有一位叫陈枫的鼓词新秀颇有潜质,就破格将其引进到鹿城。经过三年多时间的锻炼和培养,今年11月,陈枫成功入选为浙江省第二轮“文艺名家”培育对象。
奔走呼吁 曲艺惠民“润人心”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陈晨凭借过硬的“眼力”“脚力”“笔力”,以一篇篇精准建言不断为曲艺事业传承与发展鼓与呼。
图:陈晨以志愿者身份为各地嘉宾讲解参观华盖词场。
位于温州市中心的华盖词场主要演出温州鼓词,兼演温州莲花、温州讲书等曲艺节目,原先词场只是借助公园的围廊搭设简易舞台演出,吸引人气寥寥。“要让曲艺扎根民间,那里才有涵养曲艺发展的活水,华盖词场就是最合适不过的载体。”通过调研,陈晨将自己的看法转化成为提案。在他的奔走呼吁下,词场新建造仿古亭子作为表演区,并配套升级音响系统,增加观演区场地,展演氛围感和观演舒适度大大提升,被评为省内“最美书场”之一。如今,每到周末,词场里三层外三层被热情的观众包围得水泄不通,已然成为温州曲艺爱好者的集聚“圣地”。
为让更多人了解、熟知、喜爱曲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陈晨还指导出版了《温州鼓词大家学》,普及温州鼓词知识;多次牵头组织省级以上的大型曲艺演出,提升曲艺知名度和影响力;数次组织团队下乡演出,全年吸引观众超2万人次,让曲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1年,陈晨作为独立编剧还承担了鹿城区《讲温州故事“艺”百年党史》艺术党课的创作任务,最终形成了约15000字、五个篇章的艺术脚本,让沉浸式艺术党课呈现在鹿城的党员干部面前,为建党百年献上的一份独特的厚礼。今年,陈晨创作了温州鼓词《小桥古坊忆温州》,由鼓词新秀代表浙江省曲艺节目成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首演,其新颖的表现手法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收获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谈起下步打算,陈晨胸有成竹,他说,要带领团队“以新作品焕发传统魅力,唱出时代新声”,充分发挥鹿城曲艺“文艺轻骑兵”的作用,以一种更为贴近人民群众的形式来反映人民之呼、时代之变,赋能乡村振兴,不断擦亮温州“南戏故里”这张名片,助推鹿城创成“中国曲艺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