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身建设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浅谈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理论处刘世军博士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一文中指出:“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生态变化与体制供给之间的冲突性张力,己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政治问题。如果不能对此进行及时疏导与缓解,这种冲突性张力就很可能会表现为一系列的政治性危机:即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参与危机、一体化危机和分配危机。这些危机的存在既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产物,同时,又会影响社会转型的顺利推进” 。 “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办法、老方式、老调调,不仅不能起到好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的丧失,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逐渐削弱” 。(见上海社会科学学术季刊,2000.1.60一66 )
在我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巨大政治功能。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又提出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对促进改革开放、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优化政治生态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 , “分化” 、 “西化”我们中国的图谋仍在进行,矛盾与事端不时挑起,我们决不能不警惕。因此,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是稳定大局、安定团结、促进建设发展的必然举措。
我们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一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道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意识范围内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效地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服务。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各友党合作的关系。为党分忧解愁、辅佐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民主党派的应尽职责。 1997年以来,民主党派以“搞好政治交接,加强自身建设”为主题开展工作,更要求深入到基层组织。这正是民主党派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的表现,也是党的最基本的政治常识、政治思想、政治价值、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文化的传播过程,还是民主党派健康发展的条件及其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发展需要创造性工作的反映。从政治角色和职责看,从组织的“前沿”地位与基础作用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民主党派提高整体政治素质,发挥党派职能或作用、参加国家政治生活、调适社会政治关系、完成历史使命的首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我们决不能轻忽。
基于这种认识,各民主党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中发(1989 )14号文件]精神以及“各民主党派关于搞好政治交接,加强自身建设有关问题决议”要求,应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对成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国情教育以及民主党派同中共长期合作的优良传统的教育,以解决发展变化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那么,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作用呢?笔者认为,要从实际出发,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性、针对性和丰富性,努力把“政治交接”和“自身建设”落实到最基层、落实到每一个会员身上。
一、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根本性
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要团结和调节其成员和各自所联系群众的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实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共同奋斗一。因而要提高成员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发展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由于人的行为是由各自思想观念所左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也话是系统而深刻的,也许是零散而肤浅的,但由于这种看法和信念,固着于人们的头脑,形成思维定向、心理定势,所以能直接或间接地支配各自的教育行为。因此,民主党派要完成思想政治工作任务,首先要注意解决思想观念这个根本性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注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形成“四信”观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一切行为的根本。一是要使成员形成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这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大民主、大团结的基石。它可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理想信念、思想信仰“淡化”等方面的问题,以避免政治方向的迷失和政治敏锐性的迟钝。也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了思想意识形态,有了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才一能凝聚人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否则,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无从谈起。
二、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要使民主党派全体成员都具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必须从民主党派成员的构成特点、思想认识、角色作用等实际出发,注意有针对性地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新会员,要从他们对多党合作历史知之不多等实际出发,进行会章会史教育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优良传统的教育。每一批新会员吸收后,都要发会章、会史资料,开办新会员培训班,布置学习任务。其目的是,要让新会员充分认识到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中国现实各党派力量的现状决定的,也是历史必然的选择、是各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的正确选择。对骨干会员,要从他们的对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向认识不深等实际出发,进行时事教育、民主政治理论教育以及原则方针教育。通过选派参加各级、各种骨干培训、后备力量培养,个别谈心,和专题政治学习等途径,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目的是,要让骨干会员充分认识到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确实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去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我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对基层组织负责人(总支或支部委员、专职于部)要从他们也在被动地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网络信息的多元渗透等实际出发,进行“三讲”教育、 “三个代表”教育以及政党理论教育。组织统战理论学习会、坚持政治学习例会、召开民主生活会、选派进修学习等。其目的是,让他们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仍然保持基层组织负责同志应当具有的先进性、代表性、模范性,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政治认同感和政治使命感。对全体成员,要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化”、“西化”渗透和“封建迷信”反弹等实际出发,进行统战理论教育、爱国主义和主会主义教育以及反封建迷信教育。要充分利用统战理论征文、各种知识竞赛、评优评先、年会、换届选举、考察参观、各种座谈会等机会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目的是,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祖国统一、民族独立、安定团结、民主科学的价值。这样,从全面提高基层组织各层次成员的思想政治品质入手,能有效地整体优化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丰富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政治任务,又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首要内容。如何走出理论宣讲、空洞说教的教育形式,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民主党派的一切活动之中呢?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丰富性。一是要注意教育载体的多元化:专题报告会、问题座谈会、理论研讨会、学习交流会,征文活动、评优评先活动、知识竟赛活动、演讲活动、参观考察活动、展览活动,会刊,各种培训班等载体不拘。二是要注意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讨论式、讲座式、自主选学式、谈心式、茶话式、活动式、情境式、会议式等方式不拘。三是要注意教育途径的具体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期学习与临时学习相结合、党派对成员的思想教育与成员所在单位对成员的思想教育相结合、典型垂范和自我剖析相结合等途径不拘。通过丰富、活泼而具体的教育形式,塑造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的崭新形象一一具有“睿智”对党的政策方针和统战理论和政治问题见解深刻,认识独到,不人云亦云,并科学地运用它们指导自身实践;坦露“真诚”:通情达理、民主友好、团结和睦,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政治生活中体现党的“十六字方针”:表现“开明”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又不指手划脚、不热衷上纲上线,两袖清风、心系社稷,一切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