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身建设
【民进记忆】怀念马骅先生——写在马骅先生诞辰106周年之际
马骅先生到处奔走
促成了诸宸的巴西之行
1988 年,诸宸由时任温州市五星羊毛衫厂厂长冯炳荣先生带领去罗马尼亚参加《儿童与和平》国际象棋锦标赛,一举夺得了12岁组女子冠军。
当时的《新民晚报》说,此举创造了四个“第一”。诸宸由于 1988年拿了儿童世界冠军,1989 年就取得了参加波多黎各的14岁组比赛资格。但是费用自负,我们好不容易凑足了经费去报名时,时间已经过了。
1994年,诸宸获得了参加国际象世界青年锦标赛的资格。费用要自负,不仅要负担参赛的费用,而且还要负担翻译和领队的费用,一共要10万元。10万元对我们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办呢?后来,我就去和马骅先生商量。马骅先生说:爱良,别慌!我们一起努力。
当年,马老是温州民进的主委,他千方百计联系温州的各个民主党派,后来跟民革主委林毅先生达成了共识。那几天,他们天天为诸宸找有关单位赞助。恰逢五月份,温州市政协大会,他们俩都坐在政协主席台上,马骅先生就问:那件事情怎么样了?林毅先生几乎每天都收到他人赞助诸宸的消息,他将500元、1000元、2000元记在纸条上。
会议结束,马老就往我家里跑,跑得满头大汗。80岁的老人为18岁的女孩,就这样坚持把这件事办完。每次他把纸条送到了我家,是如此兴奋,他总是满头大汗,头发在汗水中,汗水不时又流下面颊。他告诉我:“爱良,又有 1000元了!”我要他喝杯茶,坐一下。但他茶也不喝,坐也没坐就回去了。望着他的背影,我的眼睛常常模糊了……
在林毅先生和马骅先生的大力支持下,还有其他一些热心人共同努力下,温州市38家企业为诸宸捐助了10万元 ,终于促成了诸宸的巴西之行。
从此,马骅先生就成了诸宸的“亲”爷爷,而诸宸,就成了马老的“亲”孙女。马老的会客厅里一直挂着马老与诸宸合影的放大照片。在中国棋院,诸宸房间电视机的上面,挂着马老和诸宸的放大合影。人家问诸宸:“这是谁呀?”诸宸就非常自豪地说:“这是我的爷爷。” 出了成绩的诸宸越来越忙,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有时候回到家里看我们只有两三天。她说,无论怎么忙,回温州,有一点点时间都要去看马骅爷爷;如果时间只允许看一个人,就是去看马骅爷爷,其他人都排在后面。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次,她回温州探亲,我告诉她爷爷生病了,现住在医院,她二话没说,放下行李拉着我的手直奔医院,捧着一束鲜花到病房,她看见爷爷情不自禁地给爷爷一个大拥抱,久久不松手;后来又拉着爷爷的手,不断抚摸着爷爷的手背,贴着爷爷的耳朵轻轻地说着说着,两个人都笑了…… 2021年5月28日,温州民进在南怀瑾书院举办“马骅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会上,我建议建一座马骅先生的纪念馆,纪念他一生的奋斗事迹。马骅先生的纪念馆应该成为温州文化的一个符号,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愿这一天早点到来。 ▲2021年5月,民进温州市委会在南怀瑾书院举办马骅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座谈会。 前不久,我接到马大正先生的微信说,温州要出一套“温州学人印象丛书”,以纪念在过去的一段历史中学有成就、做出杰出贡献的温州学子。我想这太有意义了。他还希望我能把那天在南怀瑾书院的发言写成文章,编入这套丛书中。当时我满口答应,我说:太好了,我义不容辞。没想到当我想执笔的时候,眼前什么东西都看不到了。本来用放大镜还勉强能够处理微信,现在放大镜也没有用了,无法看微信。我问自己,该怎么办呢?一方面,我担心自己的眼睛会完全失明。另一方面,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草稿都没有出来,真是急人。我去挂急诊,医生检查后说情况很不妙,左眼视神经萎缩,右眼黄斑变性,而且水肿厉害。医生说,理应动手术,但是我眼底情况太差劲了,动手术凶多吉少,只能保守治疗,而且再三吩咐,绝对不能看手机。我女儿决定没收我的手机,给我配一个老人机,我的眼前一片漆黑,只得乖乖在家闭目静养。 这篇文章没有完成,心中放不下,总惦记着怎么办。我大女儿朱震把我的情况告诉诸宸,诸宸想了一个办法,叫他在国内的朋友帮助,让我口述,他的朋友把我提供的材料进行整理,等我精神稍微好一点,眼睛稍微舒服一点,我就去完成这项任务。 经过方方面面的努力,这篇文章终于写出来了,我非常欣慰。马骅先生,您爱我们,我们也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