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明艺苑
【会员作品】又到一年风筝季,来看看集邮册中的风筝~
1980年5月,我国发行首套《风筝》特种邮票,全套4枚,图案选自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曹雪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著名的风筝玩赏家、制作家。他制作的风筝,设计精巧,样式新颖。幼年时,曹雪芹就十分喜爱风筝,对我国南北方的风筝都很有研究。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中,曹雪芹将以往流传和自己创制的风筝绘成图谱,并编成通俗易懂的工艺歌诀,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北京制作风筝的名家所用图式,大都出自《南鹞北鸢考工志》,形成了“曹氏风筝”这一流派。小说《红楼梦》中也有大观园姐妹放风筝的精彩描述。该套邮票的发行,既是对风筝这一古老灿烂的民族艺术的弘扬,也是对曹雪芹的深切缅怀。
1987年4月,原国家邮电部发行第二组《风筝》特种邮票,全套4枚,图案分别为“鹰”“龙头蜈蚣”“八卦”和“凤凰”。这套邮票是为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而发行的,展示的4只风筝是典型的潍坊流派风筝。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是风筝文化的发祥地,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据《潍县志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可知,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
除了风筝专题邮票,在其他邮票中也多次出现过风筝的身影。原邮电部1963年发行的特54《儿童生活》特种邮票中有1枚“春天来了”,图案为手持沙燕风筝的儿童,这是我国邮票中最早出现的风筝。2010年4月5日发行的《清明节》特种邮票第二枚“踏青”,图案是几名儿童在野外放风筝。清代剧作家孔尚任曾经写过一首儿童放风筝的《燕九竹枝词》:“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诙谐幽默的语言,寥寥数笔,一个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呼之欲出。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一浏览集邮册中的风筝邮票,心儿也随之飞舞起来。春天来了,又是一年放飞风筝的好时节。
来源:联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