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关于优化大院名校引入机制,助推温州创新发展的建议
对于本土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人才严 重不足的我市而言,积极引入大院名校来温并设 立科研机构,是推进我市创新发展的必要选择, 但在运作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例如制度障 碍影响到科研成果的转换与利用;决策运行机制 不顺畅,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保障激励机制不完 备,机构效能不显。为此,建议:
一、加大引入力度, ·提升与浙江大学的合作 关系;尽快启动并促成浙江大学温州分校建设在我市引入的大院名校中,浙江大学具有独 特的作用和地缘优势,十多年合作更是成效显 著。今后还需借鉴宁波、杭州与浙大的合作模式, 进一步推进本土化、实体化战略合作。温州,作为 浙江的“铁三角”之一,不能队,必须抓住有利 机遇,奋起直追。建议转型提升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组建浙江大学温州分校。同时,整合各方优质资 源,有效推进浙江大学温州研究生分院、浙江大学 温州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大学温州高校联盟、浙江 大学温州战略研究院等领域的合作。’
二、 依靠市场主导,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 企业之间无缝对接机制建设我市要尝试创新“行政引导、市场主导”的市委会常委、温州市建设小学(集团)校长蒋樨放管结合模式,推进校企合作。行政引导是指政 府要切实加强合作机制的顶层设计,加快对于引 进科研机构的系统布局和规划建设,做好“铺 路”和“让权”,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把技术创 新项目、合作主体让渡给企业,让企业真正牵头 实施技术创新;市场主导是指要建立科研成果转 换的新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自 主项目合作,助推大院名校的本土化方向转型和 市场化运营。
三、 加大保障力度,完善评估考核和人才管理制度首先,完善科研机构的评估考核和财政扶持资金管理制度。要承认和尊重科技创新的复杂劳动,既按照一定的业绩考核机制,也不单纯按照年度业绩来衡量。允许部分资助资金直接作为人才贡献的奖励资金和劳务支出。用宽松灵活的机制,激励和吸引优秀人才来温工作和创业。对于政府项目,应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合法合规予以购买。在引进和管理大院名校科研机构时,要有千金市骨的气魄,筑好招贤的“黄金台”其次,优化人才引入机制,切实解决科研机构人才在温发展遇到的各类现实难题。放宽科研机构准入条件,方便人才引进登记制度,给予各在温研究机构的引进人才予以相同的启动经费、住房补助政策;同时,在人才公寓、子-女入学教育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为鼓励科研机构的本土化发展,政府应允许来温大学毕业生的档案存放在温州的人力部门,同时给予他们在科研启动经费、住房补助、子女入学等方面一定的优惠待遇,鼓励科研机构人员在温扎根,安家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