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大力推行节能型住宅建设的建议
近十几年来,欧美、日本等 发达国家结合本国的资源环境 情况,提出了绿色建筑、生态建 筑、环保建筑、健康住宅、低能耗 建筑、资源循环型建筑等概念。 住宅建筑已经将重点转向节能、 降低物耗、降低对环境的压力以 5: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可持续发 展阶段。我国也不例外,出现了 全国范围内的煤、电、油、气尊能 源供应紧张状况,住宅能源消耗 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二部分,北 京、天津、上海、杭州、厦门等城 市的政府部门已在节能型住宅 建设工作中出台了专门的政策、 法规,大力提倡节能型住宅的建 设。据了解,上海、北京等城市, 节能型建筑比例已占到了总建 筑的40%〜50欢・我市在住宅建筑 节能方面起步较晚,因此,我市 大力提倡节能型住宅的建设具 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节能型住宅建设的 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市在住宅建设方面 还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现有住宅面积鴿大,能 源消耗大。温州住房消费近十几 年来呈“三级跳”态势。十几年 前,市区水心等住宅区形成时, 住宅面积均为40~70平米的套 型,到1998年,市区200多平米 的套型纷纷问世,目前市区的大 套型商品房比例急剧增加。由于 住宅面积大,节能效果差,以至 我市夏季用电压力不堪重负。
二是城区现有房子绝大多 数没有按照节能标准设计。住宅 墙体、门窗、屋面等围护结构保 温隔热性能差,充分利用自然资 源、再生能源、提高室内热力能 效比的情况很不理想,住宅耗能 问题十分突出。以普通房屋面积 130平方米(三室一厅)为例,以两个房间各使用1匹空调、空调 功率L27千瓦、每天使用8个 小时计算,整天的用电量为20 多度。客厅每天以使用3个小 时、3匹为标准,一天需用6. 6度 电。以上两者相加,一天需用电 近27度,一个月就需用电800 多度。如果属节能型住宅,以达 到40%节能的标准计算,每月每 户即可节约300多度电。
三是我市市民的消费观念 与其他城市相比,提前消费、攀 比消费的心理比较突出,住宅节 能的意识不强。说到买房,绝大 多数消费者关心的只是面积、地 段、价位、户型、周围环境设施, 而对建筑能耗高不高基本没有 认识,住宅节能还没有成为市民 选择住宅的一个重要指标,节能 型住宅的推广应用仍存在诸多 的问题。
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曾专 门出台了《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 作的实施意见》以推进节能降 耗工作,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 率。我市虽已向省建设厅申报了 南瓯景园等省级居住建筑节能 专项示范工程并予以立项,但目 前全市已竣工的节能建筑比例 仅为总量的5%,在建项目中节能 建筑比例也不超过20%。住宅建 筑节能工程距离我市2010年县 级以上城市新建住宅和公共建 筑全面实施节能65%的标准、基 本完成高耗能的既有公共建筑 的改造任务的目标,还有很大的 差距,我市住宅节能工作任重而 道远。
二、加强我市节能型住宅建 设的意见与建议从实践看来,要实现住宅节 能,需政策、技术、消费观念三方 面来保障,缺一不可。为此建议:(一)政府要加大对节能型住宅建设的扶持和监管力度。
市政府要充分认识节能型 住宅建设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 作作为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工作来 抓。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要进一 步制定和完善有关节能建筑的 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大对节 能型住宅建设的扶持和监管力 度。在市区新建、扩建居住建筑 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的法律、 规章及技术标准。明确本市客建 设、设计、图审、施工、监理、质 监、建设管理等各方主体的建筑 节能责任,并从规划审批、设计 审査、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 收备案等管理环节加强对建筑 节能工作的系统运作、封闭管 理,有效地推动新建居住建筑的 节能工作。
(二)推进节能型住宅的示 范工程建设。
开发建造节能型住宅,建筑 成本无疑会相 应地增加,房子 造价将会有所 提高。市民对节 能型住宅的认 识不足,是导致 节能型住宅市 场竞争力不强、 建筑开发商不 愿意承-建的主 要原因。目前我 市的节能型住 宅建设仍处于 起步阶段,政府 应首先做好示 范工程建设,建 好样板房,.以点 带面,逐步推 广。同时,对节 能型住宅示范工程要通过税收、信贷等经济杠 ,杆予以积极扶持。
'(三)鼓励建筑节能的科学 研究和技术开发。’ ’提倡智能设计,采用节能型 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 提高建筑物保温隔热性能和釆 暖供热系统效率,减少采暖、制 冷、照明的能耗是建筑节能的重 要环节。政府要鼓励开发适应我 市气候条件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新工艺、新产品,推广应用节能 型的建筑、结构、材料、节能设备 及相应的施工工艺、应用技术和 管理技术,诸如新型节能墙体、 屋面保温隔热、门窗隔热封闭、 供热釆暖等技术和材料的开发 与利用。
(四)加强住宅节能的宣传 教育,转变住宅消费观念。
针对市民对住宅节能意识 不强的情况,加强示范工程的宣 传力度及其相关知识的普及;让 市民知晓住宅能耗与家庭支出的密切关系,提高市民对节能型 住宅的需求愿望。政府要通过新 闻媒介和有关社会团体组织开 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节能住 宅的活动,如开展节能住宅建筑 信息公告,举行节能住宅示范楼 展示和推介活动等。通过广泛宣 传,以动员全社会节能,在全社 会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 消费理念,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 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
(五)提倡对老建筑进行节 能改造。,按照我国有关规定,普通建 筑合理使用年限应在50年以 上,我市现有商品房基本上没有 达到使用年限。因此,提倡对现 有未达到使用年限的旧楼房进 行建筑节能方面的改造也很有 必要。应用新技术,增加隔热保 温设施,更换新型门窗,最大限 度地提高老建筑的节能效率,并 通过维修更新,改善老建筑的居 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