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身建设
今天,一起重温民进响应“五一口号”那些事儿
今天,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3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重温民进当年响应“五一口号“那段历史。
1948年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全文刊发“五一口号”。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
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
今天,我们来讲讲民进当年响应“五一口号“那些事儿——
什么是中共中央“五一口号”?
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特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48年4月30日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一共23条。
为什么要发布“五一口号”?
其实,“五一”国际劳动节发布重要宣言、口号,是中共中央惯例。
1948年,新华社社长廖承志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向中共中央发电报请示有什么重要内容要发布。来电引起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即将崩溃,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该是时候通过“五一口号”公布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提出新中国政权蓝图了!
时机成熟!条件具备!恰逢重大节日!
于是,中共中央立即着手起草“五一口号”。
毛泽东亲笔作出重大修改
初稿共24条,其中第5条写到,“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毛泽东亲笔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五一口号”正式发布
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通过了经毛泽东修改后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同日,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布,新华广播电台广播。
5月1日,《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五一口号”。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发表。
“五一口号”一经发布,立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以及海外侨胞积极响应。这其中当然包括中国民主促进会。
第一时间讨论并表示拥护
当时,作为民进负责人的马叙伦及其他许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因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已从国民党统治区前往香港继续进行反独裁争民主的爱国民主活动。当他们获悉中共“五一口号”后,十分振奋。
5月3日,李济深等十二位民主人士就中共“五一口号”开展座谈,大家一致赞同,并公推马叙伦起草复电。
联名致电积极响应
5月5日,民进领导人马叙伦、王绍鏊和其他民主党派、有关团体的领导人在香港联名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并转解放区全体同胞,积极响应“五一口号”,称赞这是“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表示要与共产党一起“共同策进,完成大业”。
马叙伦发表《读了中共“五一口号”以后》
5月中旬,马叙伦在《群众》周刊(在香港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上发表了《读了中共“五一口号”以后》一文。
他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革命“当然的领导者”,称赞“五一口号”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献”,是“胜利的‘檄文’”。
单独发表民进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宣言
5月24日,民进单独发表宣言,指出“五一口号”是“近百年来中国革命史的结晶,是今后中国政治运动舵向的指标”,公开庄严宣布民进要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形成坚固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而共同奋斗。
5月24日,民进单独发表宣言,坚决拥护中共的“五一口号”。
召开在港理事会讨论新政协施政纲要
6月26日,民进在港理事根据各党派星期座谈会的要求,讨论了新政协召开时间、地点及召集人、代表资格等问题。
7月17日,民进在港理事召开会议,讨论新政协施政纲要。
7月31日,民进在港理事会议通过《中国民主促进会拟提出于政治协商会议之行动公约及政治纲领》。它与后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毛主席复电各民主党派负责人
1948年8月1日,毛主席复电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对他们赞同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并热心促其实现,表示“极为钦佩”,诚恳表示:“关于召集此项会议的时机、地点、何人召集、参加会议者的范围以及会议应讨论的问题等项,希望诸先生及全国各界民主人士共同研讨,并以卓见见示”。
1948年8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致电毛主席、拥护中共五一时局主张,毛主席复电邀请共商具体步骤的消息。
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接到毛主席复电后,根据他的建议,在港就召集新政协的时机、地点、召集人、参加者的范围以及会议内容等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民主党派领导人到解放区共商建立新中国
1948年底,马叙伦、许广平与郭沫若等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在中共的帮助下,从香港辗转到达东北解放区。其他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也相继奔赴东北解放区、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共商建立新中国的大计。
1948年12月,参加新中国第一次政协会议的民主人士乘华中轮抵达东北解放区丹东。
筹备召开新政协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北平。这是同前来迎接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其他民主人士在西苑机场合影。(左起:沈钧儒、朱德、董必武、李济深、陈其瑗、郭沫若、黄炎培、毛泽东、林伯渠、马叙伦)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召开。
1949年7月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在北平中南海合影。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
愿咱们民进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共同谱写多党合作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