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系列
两会专题丨热议市“两院”工作报告,民进界别组委员这么说!
2月10日上午,市政协委员在各自驻地参加小组或联组讨论,围绕市“两院”工作报告展开热议,为进一步做好法院和检察院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民进界别组召开第三次小组会议,市政协常委、民进界别组召集人苏立坤主持会议。
委员们一致认为,过去一年,市法院、市检察院忠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护航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议法院在网络信息时代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做好法院裁判文书及司法庭审的公开工作。
■在处理民间借贷案件时,建议法院:一是审慎认定借贷合同无效。针对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存疑情形,应区分贷款发生时间与出借时间是否属于同一时期(如超过90天),是否属于房屋按揭贷款,贷款是否已经结清等情况,审慎认定合同是否无效。二是依法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在原告提供借据和出借款项银行交易流水并签署诚信诉讼承诺书后,应将相应的举证责任转移至被告。三是依法打击被告不诚信诉讼行为。被告在诉讼过程中恶意否认借款事实导致司法资源浪费,且往往不会受到任何司法惩处,如系原告在诉讼中作虚假陈述,可能招致虚假诉讼罪,双方地位明显不平等。
■目前,律师获取经办法官或各业务庭联系方式主要通过司法服务热线,但服务热线日常处于忙线状态,建议进一步完善畅通律师与法院的沟通渠道。
■当前我市部分法院在线上立案后,仍要求提供纸质立案材料,建议进一步落实“无纸化办案”。
■针对部分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需异地调查取证这一情况,建议法院开通绿色取证通道,由法院依职权发调查令向协助单位直接调取,并通过邮寄形式收取证据,提升办案效率。
■建议我市各级法院强化与律师办案业务协同关系:一是各级法院统一在法院开庭传票上标注经办人的联系方式,以便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能够及时地联系法院,知悉案件审理进程;二是有条件可提供停车位的法院,对符合条件的律师开放院内停车位,以帮助解决律师开庭停车难的实际问题;三是针对代理人多个案件重庭的情况,经解释并出具凭证后,法院可以同意开庭时间另行安排等;四是定期开展市级公检法司律协调会,让律师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协调会反映和解决。
■浙江移动微法院小程序是我省推进数字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极大地提升了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解决效率。建议进一步完善线上法院功能,开通刑事案件线上办理通道,立足刑事案件审判实际,实现在该平台上可以线上阅卷、文书送达、网络开庭、公检法律交流等功能。
会上,委员们还继续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展开热议,就民生、文化、医疗、教育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旱情显露出我市在面对极端气候时,供水保障能力还有待提升。为此,建议:一是加快控制性工程建设速度,加快市内水库工程、供水工程及市域外引水工程实施;二是建设全市平原供水一张网,打通瓯江供水通道,加大珊溪水库向南供水的管网建设力度;三是完善海岛、山区和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加快陆域引调水工程建设,提升山区和农村供水能力;四是强化应急管理和深入挖掘潜能,加强应急供水保障管理,尽快实施“电改水”,加大河水和中水利用。
市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并不健全,仍存在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建议改革与创新老年医疗服务,建设城乡一体老年友好医疗体系:一是构建老年疾病综合性预防和诊疗体系。整合现有医疗资源,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起以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为基础、老年病综合诊疗为支撑的老年分级诊疗体系。二是建立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为基础的老年医疗新模式。研发搭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老年医疗服务信息平台,数字赋能老年人医疗服务城乡一体化。三是建立良好的医疗保障机制,出台特殊医保政策,减轻老年人门诊就医负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办好亚运赛事”这一目标,这对于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是重大的机遇,将带动赛事场馆及其周边地段的自然景观、人文品质的提升,为温州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鲜明的地方案例。办好一个会,搞活一座城。建议用好杭州亚运会时间节点开展城市宣传,推动温州龙舟等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实现“运动之城”的打造,为幸福温州增添活力。
建议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美育水平,坚定温州文化自信:一是加强整体谋划布局,丰富发展社会美育资源,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加强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美育资源与学校、社区之间的互动,切实发挥社会美育资源的作用。二是找准切入点,加强青少年美育教育,通过在线教育、结对帮扶等方式,缩小城乡美育教育水平差距,紧抓温州打造“东亚文化之都”契机,为更多青少年创造和提供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