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加强与党派合作是政协组织自身建设的特有内涵之一
政协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厚与共,的方针,促进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充分重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是人民政协性质职能、自标任务的内在要求。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以政协为主阵地,积极建言策献,是各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两大基本职能的客观要求。
长期以来,我市各民主党派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派整体优势,认真履行职责,在政协这个政治平台上,为温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帮统计,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以来,担任市政协委员的172名民主党派成员(占委员总数31.4%),以个人或团体形式共提交提案1057件,占提案总量的52%,其中被评为优秀提案25件,占优秀提案总量55%;累计向大会提交发言材料208篇,占大会发言材料总量78.5%。
目前,我市7个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拥有成员4900余人,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各自都联系著一大批周围的群众。从理论上说,在我市政治生活中,民主党派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首先党派其有组织资源优势。各党派具有系统的市委会,县(市、区)委会、总支、支部等组织层级,活动经费有财政保障,各类政治安排为党派政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各地方组织机关都设有专职干部,专门负责组织宣传、联络协调工作,可有效整合各类人才资源,有组织地开展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活动。其次党派具有人才智力优势。党派成员大都由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他们除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不同的建树外,还善于以知识分子的独特视角看待各种社会间题,对民生问题往往会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面这正是目前政府所失缺的。再者党派具有位置超脱的优势。党派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具体经济利益集团,正因为这种相对超脱的位置,所以分析问题往往不受部门利益的制约和干抗,从面而相对公允且深刻。从实践上看,一方面随看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需要党派在政协工作中介人还可多一点、深一点;另一方面我市各民主党派在政协中作用的发挥尚不平衡。由此可见,加强与党派合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政协中的作用,还有很大空间。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提高思想认识、保持工作沟通、实现资源整合和构建有效机制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党派合作,以共同推进政协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加强与党派合作的前提
加强与党派合作,不仅仅是指加强与与政协委员中的觉派人士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指加强与党派市委会的合作,因为政协党派界别中的委员仅是党派成员中的极少部分。加强与党派合作,就是要发挥党派的组织宜传功能,集中全体成员的智意,从而使党派成员有序多加国家政治活动,以充分发挥党派在政协中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加强与党派合作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加强与党派界别委员合作的层面上,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将会阻碍党派在政协中充分发挥作用。新的党派工作实践早已经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认识素材,日前各党派向政协大会送交的团体提案、大会发言材料,并不完全是由政协委员执笔完成的,而是党派集体智慧的结晶。
加强与党派合作,其目的不能局限于完成政协既定的年度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促进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只有作为人民政协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党派参政议政水平提高了,政协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效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中发[2006]5号文件,深人领会精神,提高认识,为加强与党派合作奠定坚实的思想茶础。
二、保持工作沟通是加强与党派合作的基础
沟通的本质是尊重,沟通的过程不仅能增进互相了解和理解,而且有利于双方把握工作的进程和节奏,体味工作的得失,沟通的目的是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民主党派既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作为界别存在于人民政协组织之中,部分担任政协委员的党派成员,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这是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一个特色。党派各级委员会机关是党派各级组织的中,政协机关保持与个别套员的沟通,固然能发挥委员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但与党派机关保持工作沟适,不仅能发挥党派整体优势,更是各党派积极参与政协各项工作的基础。
发文件告知,仅是工作沟通的一种形式和工作沟通全过程的一个环节。关键是要在拟开展某项工作的酝、准各、实施、总结全过程保持工作沟通,实践已经证明,象九三学社市委会那样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方面主动与政协机关保持工作沟通,就能充分发挥党派在政协中的作用。
三、实现资源整合是加强与党派合作的关键
近年来,市政协在专题调研活动中整合社会力量,尝试借助外力,延请专家学者、行家里手参与,这对专题调研的高质量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是政协在工作方法上的一个创新。但是在整合党派资源,形成调研活动统筹,信息资源共享,咨询论证合力等方面,政协和党派尚处于探索之中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目前现状是:一方面政协不甚了解党派的资源优势,对各党派界别中政协委员仅是党派成员中的极少数这一间题,认识不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工作沟通,各党派也对改协的各项工作进程不基了解,这样就造成了因未能有效整合而出现资源流失的结果,影响党派在政协中的作用发挥。当然在目前各种客观因素制约下,政协要全方位与党派进行资源整合,仅后勤保障方面也是不堪承受之重,但是在信息资源共享,尤其是咨询论证合力方面,经过努力还是有条件进行的。
加强与党派合作,在政协专题调研活动中形成咨询论证合力,不仅有利于人民政协集思广益,而且还能为民主党派提供培养、锻炼、考察人才的工作平台,有利于党派参政议政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民主党派突破参政议政信息不对称的瓶颈,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从而在政协中充分发择作用。
四、构建有效机制是加强与党派合作的保障
构建有效机制,制度建设是关键。要适应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不断探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包括会议制度、调研制度、信息资源共享制度等。
秘书长会议是对提交主席会议审议的议题和重要事项的初步协商形式,也是政历机关与党派机关保持工作沟通的重要会议形成。要围绕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的目标,根据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工作规则》规定,明确将提交给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的拟为重点提案、优秀提案文件及大会口头发言材料名单列为会议任务。
专题调研是政协年度任务的重点之一。要制订和完专题调研制度,规定在专题调研酿阶段,围绕课题邀请各党派在该领域学有专长的成员进行咨询:在调研收尾阶段,邀请他们进行论证,以集思广益:在调研过程中,政协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要从加强与党派合作的高度出发,使党派能共享这些信息资源,从而为形成咨询论证合力莫定基础。
中共中央2006年颁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15号,以下尚称意见),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觉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意见》第一次根据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把加强与党派合作明确为人民政收协自身建设的特有内涵之一,这的确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