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民进鹿城总支的成立和早期工作
- 下一篇 勤奋而顽强的精神劳动者——《唐湜论》书摘
-
自身建设
民进瑞安总支筹建与发展历程的回顾(1988-1994年)
一、筹建时期(1988年——1989年1月25日)
1988年春,民进温州市委会副主委马允伦先生受温州市委会的委托,曾几次来瑞安,就组建民进瑞安筹备小组之事,与杨作雨、彭文席、张翊中、郑建国、许希谦和我等六人商议。我们六人都是文化、教育界人士。杨作雨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三十年代投身于上海“孤岛文学”创作活动,以诗集《壁字》名噪上海滩。彭文席先生是浙江作协会员,闻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名作《小马过河》入编历年的小学课文中,被译为多国文字,流传基广。张翊中、郑建国、许希濂等都是瑞安教育界的名师、前辈,他们的道德、文章可圈可点,桃李芬芳。民进温州市委会马骅、马允伦、金江等正副主委与我们,有的是故知,有的是同行,有的是同事,情况比较熟悉,认为我们六人符合入会条件,征求我们意见后,经研究批准入会,并由我们组建民进瑞安筹备小组。
1988年10月,在温州教育局招待所办公室(温州石坦巷放生池旁),民进温州市委会召集我们六人一起商量筹建民进瑞安筹备小组,由杨作雨任筹备小组长,张翊中、郑建国任副组长。杨作雨先生腾出自已住房(城关大沙堤菜场边)的一个房间作临时办公地点。
二、支部建设时期(1989年1月25日——1991年5月25日)
1989年1月25日,经民进温州市委会审核、批准,民进瑞安筹备小组升格为支部。支部成立大会在城关邮电路老市府招待所(瑞安饭店)召开。会议很隆重,中共温州市委统战部领导,瑞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指导,民进温州市委会正副主委马驿、马允伦、金江等一行10多人亲临大会祝贺。大会选举杨作雨任支部主任,张翊中、郑建国为支部委员。马骅主委向杨作雨主任亲授支部印鉴。
三、总支成立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1991年5月25日起)
民进瑞安总支成立:(第一、二届)
(1991年5月25日——1994年8月27日)
1991年5月25日,民进瑞安支部升格为总支,会员40人。产生总支第一届委员会,总支第一届委员会由杨作雨任主任委员,姜如术和我任副主任委员,其他委员有张翊中、郑建国、应昌荣、陈秀蓉。
从支部一一总支成立以来,瑞安民进一向把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自身建设作为自已工作的重点。1993年,我会的温州、瑞安人大代表2人,温州市及瑞安市政协委员7人(其中常委2名),还有各部门的行风监察员6人。
自1991一1993年,本会向人大、政协提出议案、提案54项。85%被采纳,其中“建立高则诚纪念堂”、“搬迁福利院修复省级文保单位孙治让故居”(已为“国保”、“移风易俗,实行火葬,兴修殡仪馆”及“飞云江整体治理和科研项目”等重大提案均已立项并付之实施,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1989一1994年,全体会员投身改革,努力工作,成绩显著。据统计,有六名会员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论文、画稿、篆刻31篇(件),有的还获优秀学术论文奖。发表于省市报刊上的论文、画稿及篆刻作品达600多篇(件)。杨作雨主编的七十多万字的(瑞安地名志》,历经三年多时间已经出版。彰文席主编的儿童文学双月刊《小花朵》年发行量近40万册。张志敏的《风电、雷电、雾云、蒸气有力、热空气轻综合实验》获全国自制教具奖,并获国家专刊。许多会员在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市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为人师表教师、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及优秀青年专业人才等达18人次。
本会多次组织小分队深入山区、农村义诊、送药、科学咨询。郑建国、许希谦等1990年在八所中小学举办二十多场近代史讲座。年届七十的张翊中会员奔走城乡举办十多次家长教育讲座。
(作者:施巨欢,原瑞安中学教研组长,第一、二、三届瑞安民进副主委、瑞安市第八、九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