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基层组织怎样加强参政议政队伍建设
其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和特点。最近中共中央中发[2005]5号文件指出: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作为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如何加强参政设队伍建设,以适应日益完善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加地发挥参政党的职能,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目前,还有不少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这一主要职责认识不足,部分基层组织的负责人,不注重吸收、培养参政议政人才,而一且中共需要民主党派提供参政人土的时候,本党派又提不出可以担当重任的人选来。如何加强参政议政队伍建设呢?首先,基层民主党派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具有党派意识。政党的基层组织不是一般的群众组织,更不是联谊会,不能以每年搞几次联谊活动,做几件公益好事,开一次大会了事。政党就要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基层民主党派要为地方政府的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献计出力,要举荐本会中的优秀人士参与政府管理。要注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整体索质的提高,完善参政党工作机制,同样要把基层组织当作党派来经营,努力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与中共地方组织亲密合作、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厚与共的参政觉队伍,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只有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有极强的党派意识,才会在基层组织建设中随时注重本党派参政议政队伍的建设,从面造就一支随时待命,遇事能战,战面能胜的参政议政队伍。总结实践经验,具体做法有以下儿点:
1、吸收会员就要优先考虑参政议政的队伍需要。民主党派队伍的人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们在保留传统界别优势的同时,有必要适度拓展新的领域,有意识地物色发展一些各行业各领域的高索质的专业人才进来,特别是适度吸收经济界、法律界、行政界的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人士入会,通过改善结构提高素质使民主党派队伍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新时期新阶段的参政议政任务需要提供组织保证。平阳民进总支近几年的实义中,吸收会员注重“巩固老阵地(重点在教育、文化界)开拓新领域”(用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吸收经济界、法律界及科级行政干部充实组织)。其次注重物色已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无党派人士参加组织,进一步壮大了本会的参政议政队伍。
2、抓好参政议政后备干部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多层次全方位的参政议政队伍。参政议政后备于部建设不仅解决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长远需要,也解决了眼前的迫切需要。后备干部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做的事,而是需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负责人秉着“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思想,及时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中那些有思想、有水草、有胆识、能密切联系群众,在群众中有威信,热心参政议政、奉献社会的优秀人士推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位置。积极向中共党委举荐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中的优秀人士到政府和政府部门中任职。积极创造条件,把年轻民主党派成员推向前沿阵地,让他们迅速锻炼成长,最终形成一支多层次全方位的参政议政队伍。平阳民进总支通过几年的努力,已有多位会员在县级政权中参政、在县级政府及其部门中任职,在县级人民政协中担任重要职务。
3、完善机制,发挥群体优势,打造一支参政议政的强大队伍。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国家政权管理,担任各级政府领导职务,直接从政的人数当然是少数,但民主党派所有成员都应该成为参政议政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所以即使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也应该要有完善的参政设政机制,如提高全体成员整体水平的学习机制、集体调研机制、通报表彰参政议政优秀人士的激励机制。一年一次的人大,政协大会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头戏,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必须要发挥民主党派的群体优势,动员所有成员参与调研、提案、议案、信息搜集等工作,整合所有参政议政资源,形成一支强大的参政议政队伍。民进平阳总支近五年,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提出议案(建议)85件,提案108件,年年都有案(建议)和提案被列人县人大的重点议案(建议)和县政协的重点提案。代表民进平阳总支在县政协大会上的发言,每年都采用集体讨论确定课题,集体组织调研,年年推出一名新手担纲起草报告和发言,已连续四年获大会发言优秀奖(全县每年仅评三名)。市政协委员徐盛荣的提案已连续两年受到市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引起多家媒体争先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林圣维2004年有两年建议意见被列人全国人大议案。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中国民主党派的地位从改造党变化到学习党,再到参政党。历史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好的机遇,我们只有加强参政议政队伍的建设,才能尽了我们参政党应尽的职责与义务,才能促进参政议政工作持续长期顺利地开展下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民族富强作出民主党派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