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基层组织建设任重道远
基层组织是我会的组织基础,是联系广大会员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开展我会各项工作的基础。如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提高我会整体素质、增强组织活力、更好地发挥参政党职能的重要环节。
为此,我们在今年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发挥常委会的集体决策职能,从制订会员发展规划入手,做好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把好会员人口关,是做好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整个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是首要环节。会员个体或会员整体素质优势层次高低与否,不仅事关党派的形象,更是对党派开展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乃至政治安排等一系列间题总是有着直接影响。从我市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要求入会的人士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组织规模过于庞大,总体素质己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现有会员629人,平均年龄51.7岁,退休会员200余人.占32%。中级以上职称会员约占84%。教育界会员450人,占71%,其中普教(中、小学、幼儿国)约400人。成员结构方面。文化界优势明显,拥有许多我市著名作家、书面家、演员。但多年来没有新成员加人,优势已逐渐减弱。五、六年来我们坚持控制数量,注重质量,严格控制发展教育界普通人士,加强吸收高教、医卫、法律、经济界优势人士,新成员整体层次明显提高,结构有所调整。但发展工作总体上仍存在两多两少:普界多,善通人土多,文化界少,优势人士少的现象。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要求,针对现状,常委会几经研究,致认为制订一个可操作性、简要明了,以提高层次、调整结构、适应新时期高素质参政党建设需要的会员发展规划已追在眉健。
在市委会深人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处负责起草了《湿州市民进组织会员发展、基层组织建设规划(近期)》,坚持宁缺勿渡的原则,明确了新会员发展的原则和具体条件。这个规划经基层支部主任会议讨论修政后,交常委会议表决通过。规划的制订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抓住“两会”换届的机遇,周密筹划,扎实工作,政治安排有新的突破。宪法赋予了我们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参加“两会“活动,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准荐好“两会“政治安排对象,关系到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质量和组织的长远发展;选拨好“两会“政治安排对象,是党派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必要条件,是党派发挥群体优势、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方式。固此,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紧迫感和长远的眼光,指导和帮助地方基层组织,切实做好“两会“政治安排对象的推荐工作,选一批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兼厚与共的有代表性的成员,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参政议政队伍,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课题中的应有之责。
我们高度重视地方基层组织的政治安排工作,未雨调缓,把地方基层支部(总支)的换属工作与政治安排工作统筹考虑。2002年,民进苍南县总支和民进龙湾区支郝换届之际我们多次赴苍南、龙湾、就总支(支部)换届的人事安排与两地党委分管书记进行协商,并配合当地统战部,共同做好党派内部的协调工作,使换届工作圆满完成,为今年两地政治安排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伊始,各县(市)、区“两会“换届在即。我们更是马不停蹄,分赴瑞安、平阳等6个县(市)、区基层总支(支部)指导工作。
由于我市瑞安、平阳等6个县(市)、区民进组织均是基层组织,不属于地方组织,“两会政治安排主要依赖于统战部和有关部门界别主管单位的中共党组织。因此,主动做好与统战部和有关部门界别主管单位中共党组织的沟通工作尤为重要。市委会要求各地方基层组织对这次“两会“政治安排工作,要微做到思想上有位置、认识上有高度、日程上有安排、工作上有部署、措施上有实效。
民进瑞安总支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从参政议政的需要和素质要求出发,结合具体实际,设计了“两会“政治安排推荐对象的三大基本标准和三大优先原则。
创造性地采取会员所在单位或所在界别的主管单位推荐和觉派推荐并举的“双线推荐"方式,向统战部提供了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候选对象。由于全会上下共同努力,我会今年地方基层组织的政治安排工作出了成效,且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上有新的突破。6个地方基组织共安排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77人,占六地方会员总数30%:二是层次上有大的提高。除瓯海支部外,其余5个地方基层支部(总支)主任,均被安排为人大或政协的领导职务,从面进一步扩大了组织的影响。
三、精心设计有效载体,搭建互相学习平台,形成自我激励机制,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推动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有效载体的设计:要使生命之树常责,更需形成长效机制。我们认为,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市委会的主要职责在于提供服务,帮助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然后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作,使基层组织建设有新的起色。
地方基层组织的负责人都是兼职领导,平时他们忙于自已的业务工作。难得有机会参加会务的交流活动。针对这种情况,今年4月份因届九次常委会议研究决定,要通过地方基层组织工作研讨会这样一种载体,为他们搭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通过交流,擦出思想的火花找出自已的差距,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根据常委会议的决定,鉴于党派资源有限等因素,市委会机关提出了“主题明确、注重实效,不搞评比、氛围宽松、增进了解,共同提高、认真组材、一年两次、市委主办、地方承办“的思路并付诸实施。
今年6月27日,由民进瑞安总支承办,第一次地方基层组织工作研讨会在瑞安举行。为了贯御落实省委会提出的今年重点工作任务,市委会把第一次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组织发展与政治安排。研讨会上,各(总)支部结合会员发展工作现状,安流了这次政治安排工作的基本情况、具体做法及心得体会。通过交流,同志们对会员发展工作中的界别结构、素质和代表性要求等方面的认识深化了,发展新会员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清断,对市委会《温州市民进组织会员发展、基层组织建设规划(近期)》的出台起到了促进作用。
今年11月22日,由民进龙湾区支部承办,第二次地方基层组织工作研讨会在金华东阳举行。考虑到各地方基层组织工作发展的不平衡市委会把第二次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社会服务与宣传工作。研讨会上,瑞安、花南总支和龙湾支部分别交流了他们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开展送教育、文艺、科技、医疗下乡的经验。引起与会者共鸣。瓯海支部当即表示要借助市委会的资源在12月份开展一次送教育下乡活动:龙湾支部委员郑秀东表示要在适当的时候,以义卖的形式开展一次扶贫助学语动。瑞安、随海、鹿城(总)支部还交流了各自支部通过办会刊,开展学习宣传工作的体会。与会者深受启发,龙湾,花南(总)支部纷纷表示要在明年创办会刊。这次工作研讨会的召开,促进了各地方基层组织会务工作的平衡发展。
两会工作研讨会的召开,对加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与会回志纷纷表示,通过工作研讨会这个载体,一方面在宽松的氧国中我们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一些会务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也确实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我激励的机制己初显端倪。
基层组织是我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会工作的立足点。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组织的联系和指导,切实解决一些基层组织的实际困难,使个别谢弱基层组织的状况有一个基本的改观,使我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作者系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温州市委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