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房价,看你疯狂到几时! ——行外人“温州论房”
近年,房价有点疯狂,至少温州是这样"衣食住行”,是民生因大要素。“食"是首项,“饭字无食则成反字";而“住”是第二项,“家”字的宝盖头代表房子,无房不成“家"!
改革开放后,房产进入市场,90年代初,阔市区房价渐升,但市区周边用四、五年工资仍可买到五六十平米的一套房子。开始搞“房补"时笔者按标准尚缺50平米,夫妻可得“房补"6.5万元在上陡门一带可买30多平米房子,在新桥可买60多平米的房子,很高兴。
然而,单位要我们急急如律令地填了好几次表格,“房补”多少公布也已有年了,而我们的钱却未到手,但温州的房价却像春天竹笋一样日夜高升。1999年前,温州市区平均房价每平米在2000元以下。99年开始疯涨。同一地段,99年上涨17%。去年非典时期停带了二下,人夏以来每平米有的暴涨800元。5000多元1平米的房子已不多见,有的已突破900元大关。“安居”二字高工获阶层已愈来愈远!温州房价自99年以来,年平均涨幅为20%,是全国的5倍。去年9月16日《温州都市报》发表《对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对市区的房价,50%人表示“非常难以接受";41%说比较难以接受";“绝大部分"人是“买房愈来愈觉得力不从心”。
温州房价的暴涨,直接原固在于政府追求土地权益的最大化,地皮卖高价。“农村吃融皮(指农村某些部门靠计划生育的罚款来维持运转);城市吃地皮”的民谣早就广泛流传。
房价暴涨又一重要原因,在于“炒房族的圈积居奇哄抬房价。买下大批车期机票抬价获利的“黄牛族”,要受到打击;而事关国计民生为害更大的房地产“黄牛”却受到织容,理实难解。目前,许多房屋还在图纸上,“炒房”高手就以少量定金买去数十套在市场上加价转卖,一转手就获利几十上百万。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温州新城区的“恒丰假日花园”要2005年才交货,但早已售出,炒房者“上家”以5万定金一套摘到,立刻每套加价十多万转手,几次转卖,每套就涨了15一20万。有套167平米的房子,原价每平米5448元,出手时加价28万,变为每平米7130元,暴利触目惊心。难怪有人说“温州是冒险家的乐园“
温州房价高涨也有第三原因。即略为富足者为儿孙计,除了已有自住房外,也常购买二套住房用以出租,推备让儿孙当地主式的“房地产主"。也有资本更多人买下价格更高的店面出租,打算“二铺富三代”。一些人炒房炒到外地,苏州大学学生公寓数十套,房间半天内被温州人抢购一空,原因即在此。自前已谛言“测削”二字,温州人这种想当地主式的“房地产主"的思想,笔者未敢妄加评论。
房价高涨还有第四原因,就是拆迁房建设缓慢,没有兑现几年内可迁进新居的诺言,拆迁户不得不租户暂住。据报上资料:自97年以来,市区拆迁应安置的达4.1万户,400万平米,至今只安置6500户、63万平米。还有3.4万户靠租房生活或拟暂买房日后脱手,于是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紫荣,推动房价。但市财政每年要因此多拿出4亿元来支付安置房,因此落人房地产主腰包的钱,有一部分是国家的钱。
温州到处高楼耸天,可谓房子年年造,房价年年涨。本来,市场是“物以稻为贵”,货足则价跌。目前,全国积压的空置房数量惊人,温州商品房闲暨达1400万平米。应该说,温州的房源充足,没理由房价高涨,但温州的房价却违背市场规律而疯涨,有如洗衣时半脸盆的水出现满盆沫。
温州的房价会数狂到几时呢?市场的规律是“物以稀为贵"。看看大彩电、手机、VCD、DVD、汽车,这儿年价格是升还是下降?它无非是多了!既然房子已大量闲置没人买,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是迟早的事,温州房价的疯狂,是疯不了多久的,外地有许多前车之鉴,无须笔者多言!可叹的是,温州的房地产界还讳言房地产液沫。
问题在于,看谁会喝到这最后的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