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 进修学校建设的建议
目前,我市各县市区教师培训机构总体上着各自为战、实力薄弱、功能单一,教师讲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不能适应新时期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不能适应基础教音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吸待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个别领导对教师进修学校的地位与作用认识模糊:甚至以为教师进修学校存在与否是“无所请“的事。
二、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一些县市区的实施深广度不足。
三、教师进修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办学条件尚需进一步改善,不少教师进修学校还没有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应用系统、微机教学系统、学校心理咨询服务系统,图书资料系统,中小学教学实验系统和基础教育研究系统。
四、可具有教师培训性质的教研室、教科所等机构与教师进修学校之间分工合作的情况令人担忧。
五、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人员编制与师资力量差异比较签殊,个别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甚至难以开展正常的培训办班工作,中小学教师干训活动只能以点代面地组织完成。
六、各县市区对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和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依法投人力度很不均衡,个别山区县的投入则可以说是杯水车薪等等。
我们建议,市人民政府应该进步加强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精神,制定并实施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具体措施,使其成为各县市区的师训中心、干训中心、教科研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更好地发挥并放大他们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母机“的功能。
一、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宜传力度,要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孩子的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问题;要让全社会认识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地方事业,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关措施。
二、对已确定迁建的教师进修学校的规划与施工要进行宏观管理与具体指导,要求有关县市区要以适度超前的思维落实学校基本建设的规划设计,加大投人力度,尽可能避免资源浪费。
三、明确各县市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的机构性质与职能问题,理顺县市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与教师进修学校之间的关系:借鉴桐乡等县市区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合并教研室、教科所等单位,优化中小学教师培训资源配置的经验,一个县市区建立一个教师培训机构。
四、改革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办学实体的科层机构设置,尝试“一室(校长办公室)”、“四中心(师训、于训、教训研、信息中心的距阵制管理,以充分地发挥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教育培训中心、教育政策咨询与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以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
五、为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专职培训教师与培训者队伍出台选拨、培养、使用人才的相关制度。确立与规范教师进修学校调配师资的标准、架道和方法。
六、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督导评估制度,敦促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依法兑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程度,有效促进客县市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五“计划和新课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