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新闻观点摘要四则
中国改革仍有四大不平衡
在“断进式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特别是改革触及到体制深层矛盾时,必须要有突进的阶段,下决心突破客观存在的种种体制性障碍,改革才会有薪新的进展。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年会上,会长高尚全教授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当前的改革正在寻求新的突破。
高尚全说,目前我国的改革尚存在四大不平衡:是改革滞后于开放;二是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三是政府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四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
高尚全将改革新突破的方向概括为产权多元化、资本社会化、分配公正化、管理法治化四个方面。要实现“改革要有新突破”,首先要加大清除体制性障碍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环境。
不应把城市当企业经营
现在有些政府部门大谈城市经营,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博士倪鹅飞近日指出,这是在为地方政府管制企业等政企不分的行为找借口。
倪鹏飞认为,将城市当作企业经营,意味着可以把城市资产当资本来运营,政府手中的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可以拿到市场上去配置,以实现升值。比较而言,国外经营城市,主要强调的是管理,也就是借鉴企业管理办法和制度来管理政府,而不是政府直接去办企业。因此,政府首先要退出竞争性领域,能交给市场的尽可能交给市场,即使有些要保留经营的,也应采取市场化手段,不能市场化的要实行民主化管理。
尽快出台《房产法》
自我省全面终止实物分房以来,多数城镇居民由此进人了自我买房的时代,房地产交易逐新走向市场化。随若近几年房地产开发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房地产市场一片红火,开发活跃,交易频繁,且成交量大。但是由于这方面的实践时间不长,各项规程还不是很完善、很健全,致使在房地产卉发和交易的过程中纠纷不断。以宁波市海膳区为例,近儿年来,至少发生了十几次比较大的房产纠纷,在二手房市场运行中也很不规范,存在“炒楼花"现象和欺诈行动。这些问题在管理上牵涉多个部门,在处理上无“法"可依,缺乏处理的依据和标准,很难调处。有些纠纷只能通过非正规的协商进行解决,处理的随意性很大,容易留下后遗症。
为此,宁波海曙区部分政协委员呼吁尽快出台房产法》,以规范房地产开发、交易中的各项行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保护居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现代居住模式
必须警惕“精神沙尘暴”
大量历史文化遗产消失,人文环境品质下降,将会导致严重的文化生态失衡与“精神沙尘暴”。日前在杭召开的绿色居住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专家不无担忧地指出,居住环境切不可忽视“文化生态”。专家们认为,比较水文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更严重的是对地域独特的景观文化的破坏,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与山水城市,在未经科学规划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有价值的人文景观,被无序建设所破坏,街区景观的文脉特色丧失,削弱了市民对城市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浙大建筑工程学院的主紫雯说,杭州在历史上是一个“街、路、坊、巷、弄”居住空间体系连续而文有层次的城市。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全市共有巷、弄1685条,这些巷、弄命名生动别敬,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滤。这些充满历更感和人情味的生活空间,带给居民亲切、熟悉和留恋的感觉,是任何高楼、大路所无法替代的。而现在杭城大片老城区的巷弄风貌已经消失,成批生产的大规模住宅建筑与雷同化的行列式建筑,忽视了人居环境的视觉空间形态,使住宅仅仅为“居住的机器”。致使居民的心理受压抑,健康受损,从而诱发社会生态系统的“精神沙尘暴:景力犯罪行为增多、自杀率上升、社会不安定。
专家们认为,在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开发中,要注重培育传统文化与地域景观场所在特定结构形态下对市民产生的精神动力。建设生态城市,不仅包括单纯的“绿色造林”等,文化生态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新建社区应处处体现人文精神,在满足日照、通风等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尺度适宜的、有吸引力的人际集聚空间和景观品位,维护原有的地方风俗与历史,尽可能保持原籍居民生活栖息的特色,最终形成一个与环境共生,有个性、有魅力的生活天堂。(本报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