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瓯海支部举行抗震募捐活动
-
社会服务
鼓楼忆旧
发布时间:2002-09-28 来源: 温州民进网(中国民主促进会温州市委员会) 编辑:温州民进
随若时光的流逝,马鞍山山体逐新消失,变为坎垢的荒漠。新中国建立后,改建成“八一操场”。“文革时成大字报集中交火的据点。后改建八一操场为灯光球场、体育俱乐部,球场北部与温州六中操场相连。记得在六中读书时我喜欢坐在马鞍山遗留下的低矮的山岩上,复习功课。到了七十年代温州六中操场南角长满荆草的小山坡被铲平,应该说马鞍山的踪迹才最后消失。
生活在鼓楼城下的老式小院,听惯了“笃笃笃“的馆饨担竹榔声和卖香饭糕的、卖敲糖的、卖冰条的拍打咳喝声,多么浓郁的商业氛图。最令我回忆的还是八十年代,鼓楼城楼内外,每逢清明、七夕、冬至、腊月,居民们排长队磨粉,打年糕、蒸松糕,好一派过节过年气氛。磨粉的机器声轰鸣绕耳,吵得人家星夜烦躁。而今由于生括节奏的加快,鼓楼城门消内的磨粉机已经不再耳,人们转向买现成的年糕、松糕。
日月如梭,尽管鼓楼周围的街市环境发生了巨变,但古老的鼓楼城将永远昂立在白鹿城。
鼓楼作为我市著名的古建筑,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政府花巨资进行了修,前不久还拆除了洞边贴墙的“牛皮藓“厕所,群众无不叫好。可是城基上的房子(公安同搭建的)以及近百米长的城、台阶两边仍被民房操盖,如此严重破坏鼓楼城全貌,给中外游客印象不佳,对旅游事业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愿能早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还鼓楼城的庐山真面目,与五马街、厂场路珠联壁合,建设名副其实的旅游小区。
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