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风采
施丽君:音乐与履职的人生双重奏
施丽君,民进温州市第八届委员会常委、文化支部主委,温州市文化馆馆长,温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兼),温州市文联副主席(兼),温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声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温州市人文社科“领军人才”,温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温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施丽君声乐导师工作室领办人。
艺术履历
出生于温州市文成县的施丽君,自小就对歌唱充满兴趣。1992年,年少的施丽君怀揣梦想去上海求学,在启蒙老师范文霞的指导下学习声乐,并向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育家石林拜师学艺。1996年,施丽君返乡,成为了文成县文化馆的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参加工作后,她也从未停止对音乐的追求,陆续向胡成辉、余小玲、马建华等声乐教育者求教。为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2014年,施丽君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在声乐歌剧系民族声乐表演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
2015年,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歌剧团复排大型民族新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当时正在学院进修的施丽君成功试镜,参与了排练及演出。初入歌剧世界,不同于音乐会演唱的表演形式令她感到有些陌生。通过潜心学习与演练,最终施丽君成功塑造了“杨母”的角色。在主角与母亲狱中相见的一幕中,她以富有戏剧张力的演唱展现出感人至深的母子亲情与家国情怀。有了这次经验,施丽君又在温州首部原创歌剧《五星红旗》中饰演女主角项佩瑜,不断钻研与探索歌剧表演艺术。
荣誉成就
2004年,施丽君参演的声乐作品《香香花为媒》获得了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2010年,在第三届中国音乐国际比赛中荣获声乐专业组金奖;并多次获得省市声乐比赛金奖,如浙江省优秀获奖歌手大赛金奖等。与此同时,她辅导的多个声乐作品入围全国群星奖决赛。除了在各大比赛中挑战自我,施丽君始终不忘初心,不断探索艺术创作的前路。她先后发行了原创个人专辑《飞天的琵琶》和《自信中国》,润泽嘹亮的音色及丰沛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2年,由施丽君担任艺术总监和领唱的温州原创瓯江山水诗交响组歌在温州大剧院上演,收获省内外专家一致好评。植初心于故土,怀梦想行远方,施丽君于2012年在温州大剧院举办首场个人独唱音乐会,2017年在上海音乐厅与上海爱乐乐团合作,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在专业道路上,施丽君始终不忘初心、勉力前行。近年来,在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方琼教授的指导下,施丽君对演唱技巧及艺术处理精益求精,于2023年在北京保利剧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成功举办《有根有梦有远方》独唱音乐会,用歌声讲述了浙江精神和温州故事,得到了本次音乐会的著名指挥家、现任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夏小汤老师的高度赞扬。
社会贡献
作为温州市文化馆馆长,施丽君始终扎根在群文工作的一线。从事文化工作的20余年里,她充分运用职业特点、发挥专业特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实际行动服务基层群众。她致力于打造“幸福文化馆”,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以优质文化服务构筑百姓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
她创新推动文化驿站标准化工作,率全国之先出台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她组织表演艺术类培训机构公益大联盟牵手2700多支乡村艺术团基层行活动覆盖全市各县(市、区),解决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她参与策划、组织了连续12届的市民文化节活动搭建起“没有围墙的剧场,不落幕的舞台”,与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实践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温州样本”;她促进文化交流互通,代表中国侨联赴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法国、荷兰、俄罗斯等国家访问演出,组织温州表演团队赴苏里南成功举办华人定居苏里南170周年文艺晚会,为中苏地方合作交流注入活力。她推动群文精品创作勇攀高峰,组织创排群舞作品《擂鼓声声迎归帆》作为浙江唯一入选作品喜获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受到浙江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她担任艺术总监的温州首部抗疫题材情景报告剧《温·暖》入选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和全国文旅部抗疫题材重点舞台作品。
2025年,由施丽君领办的浙江省施丽君声乐导师工作室正式揭牌,这支由省内优秀音乐工作者组成的骨干队伍致力于培养人才、守正创新。在施丽君的带领下,“向美而歌”——青年歌唱家文艺赋美“浙里行”开启了走进省内城市地标、旅游景点、历史古迹等文旅融合重点地区的旅程,正如她所唱的《有根有梦有远方》,根植在群众文化的沃土中,施丽君正以她的艺术之魂,行走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