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开学季,为何理发师成了“背锅侠”?民进专家支招啦!
“理发师把我的发型搞坏了,我要过半个月再去上学。”这是高一新生小方(化名)的请假理由。临近开学,不少学生纷纷请假,且请假理由稀奇古怪。
开学之际,不仅是一些学生出现“开学焦虑症”,还有一部分家长也因为“分离焦虑症”引发了一系列情绪问题。日前,民进第七人民医院支部主委、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精神科副主任杨凌凯接受《温州都市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为家长们支招——一开始不要拒绝孩子提出的要求,然后把这样做的利弊分析给对方听:“我们已经去学校打听了,学校反馈说,你要请假可以,但这样做会影响你整个学期的学习进度,你自己决定要不要请假?”最终,他们都放弃了请假,乖乖地去上学了。杨凌凯介绍,家长这样做,是给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作为家长,我已经积极回应你的诉求了,而且我已经帮你去努力了。
杨凌凯 民进第七人民医院支部主委、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精神科副主任,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以及成年人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形式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疾病诊治。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开学焦虑症”带来的情绪问题? 杨凌凯建议,孩子要进行适当运动,保持精力充沛,运动不仅能强身,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把暑假养成的那些散漫、慵懒之气一扫而光,用积极阳光的态度投身新的一轮学习中。 此外,他们还可以做一些心理暗示,告诫自己:“暑假已经过去,我还是一名学生,我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家长作为孩子的精神力量支撑之一,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因为倾听是沟通最好的“语言”。“我们很多家长往往不会倾听,因为大多数家长在小时候没有被他们的家长倾听过,所以做家长了也不会去倾听孩子。”杨凌凯介绍,很多家长喜欢用传统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是今天的孩子毕竟不是昨天的他们。 同时,家长还要学会尊重。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家长总是把他们看成是长不大的孩子,事事都为他们安排妥当才安心,以为这样孩子就可以少很多磨难。事实上,孩子并非如他们期望的那样成长。因此,家长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去体会,这样才能够找到沟通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