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风采
金江先生一百周年诞辰 听他们说流淌不息的“金色河流”的故事
“很多人称温州寓言家金江是一条‘金色的江’,永远让人忘不了。”今年是“新中国寓言创作开篇人”金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近日,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教育局、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温州市图书馆携手温州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推出的童心——金江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纪念展在温州市图书馆开幕。 金江(1923~2014),原名金振汉,又洛华,温州人。他是著名寓言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金骆驼奖·终身成就纪念奖”获得者。他曾任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民进温州市委会副主委,浙江省人大代表,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1941年,他开始文学创作,从诗歌起步;194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生命的画册》,并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和《中国现代经典诗库》。新中国成立后,他转向儿童文学创作,主攻寓言,出版著作《小鹰试飞》《蜗牛登塔》等。他的代表作《大轮船和小汽艇》《乌鸦兄弟》《白头翁的故事》等先后入选大中小学语文教材,部分作品被翻译为英、法、朝鲜文等出版,《狐狸和猴子》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美术片《过桥》,作品在全国和省市共获奖28次。他还创办并主编儿童文学刊物《小花朵》《寓言》和《希望文学报》。 本次展览分为生平介绍、著作成就、珍藏书刊、信札集萃、师友留影五个单元,共展出金江先生著作42种,精选书刊30种,作者签赠本33种,信札100通,照片51张,书稿手迹、名家题词各一组,展示金江先生的创作精神和人格魅力,以此向金江先生百年诞辰致以崇高敬意。 展览以文字叙述结合获奖证书、活动照片、出版作品等全方位展示金江著作成就。据悉,金江先生去世后,2015年和2017年家属先后两次将其大部分藏书、信札及部分奖状证书捐赠温州市图书馆,藏书共计5807种7976册,其中50余种寓言集为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所缺藏。市图书馆为此设立金江先生捐赠专柜。 金江先生生前很会“存档”,留下了诸多珍贵的资料,几乎每张照片的背面都标注时间、人名、地点等内容。据悉,金江生前珍藏的影集达60多本,照片达5000多张,让人对他走过的足迹一目了然。 金江先生一百周年诞辰活动现场,温州市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曹凌云、温州寓言作家瞿光辉、温州方言学家沈克成、国家一级编剧张思聪、温州市图书馆研究馆员卢礼阳等均谈了自己与金江先生的二三事,勾起了诸多人对金江先生的温暖回忆,均觉得那是一条金光闪耀、流淌不息的金色河流。
讲述者:沈克成(民进会员) 金江老师生前遭遇了不少磨难,有一次他发狠心说这辈子再也不跟书打交道了。那时候我是个小工人,工资很低,但还是把他不要的书原价买过来,其中有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十年代出版的十卷本《鲁迅全集》,我知道金老对这书很珍惜,上面还有金江老师献给妻子沙老师的题字。于是我一直珍藏着,待到他既将谢世时,将其完璧归赵。记得,当他神志不清时见到这套书,还是不住地抚摸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觉得自己做了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但想不到这套书竟然在图书馆的“金江捐赠专柜”上看到了。 最让金老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想建一个“金江文学馆”却没有遂愿。他一直在努力着,想把自己所写的书能完整地展现给后人,不要流失了。这也无可厚非,并不过分。金老的著作、手稿以及来往信扎,现今都已捐给了市图书馆,我想如若能腾出个地方,办一个寓言馆,不定时面向小读者开放,这或许也可以成为温图的一个亮点。
讲述者:张思聪 先说金江先生的作品。金先生笔耕一生,作品文字达五六百万之多,仅收入他的文集的就有寓言504篇,童话30篇,诗歌205首,小说5篇,散文106篇,评论27篇。这是金江先生给我们,也给中国文学宝库留下的一笔宝贵的遗产。这些作品形式多样,琳琅满目,量多质高,说明金江先生才华横溢,他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热情,教导我们放手拥抱生活:充满了哲理,指导我们从容面对世界;充满了智慧,引导我们正确认识人生。 再说金江先生的情怀。金先生除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外,还是一个有博大情怀的大格局者。他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创作上,而是还关注全市全省全国的文艺工作特别是儿童文学的创作。我记得那时我在市文联工作期间,每次前往他家里看望时,他总是仔细询问全市文艺工作的情况和我个人的创作情况,为我市文艺工作和我个人的每一点一滴进步感到高兴,还提出不少建议,并不断叮嘱我要努力把工作和创作都做好。他自己则身体力行,不顾创作繁忙和年事已高,牵头组织了全市全省另至全国的儿童文学创作组织,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还亲自编辑出版多种少儿刊物,致力于培养后来者。我们温州现在有以张鹤鸣、邱国鹰等先生为代表的优秀寓言作家群,能成为全国知名的寓言创作大市,和金先生的呕心沥血,悉心培育是分不开的。金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先躯者和奠基人。 金先生将自己的书房取名“无悔斋”,我理解,是表明他决心一往无前地追求真理,书写光明,无怨无悔,永不停步。我想学习他的这种精神,书写好自己的人生答卷。
讲述者:卢礼阳(民进会员) 唐湜、马骅、金江先生合称温州文坛三老。他们都是民进成员,自然都是我的前辈。相比之下,金先生接触不十分多,他的作品读过更少,只有我经手编发于《温州读书报》的《文心集》(陈友中著)序等寥寥几篇。可是跟金先生见面之前,我早就认识他了。 当然,这个认识得加引号。一九八七、八八年之间,我与古旧书店的老掌柜冯国栋联系频繁,经常跑到东屿找冯国栋先生闲谈。一次,他不经意说到爱书成癖的金江先生,聊他是如何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热爱。从此,金先生坚持不服输的形象就定格在我脑海深处。 金先生还有一个特点,对关乎人民的大事很“顶真”。他是浙江省第七届人大代表、温州市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在省人大会议上就必须尽快建造金温铁路做过大会发言,又发动212位代表提出关于加速建造金温铁路的议案,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赏。作为市人大代表,鉴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馆舍落伍,金先生曾呼吁新的三馆工程及早上马。
金江先生的书房“无悔斋”珍藏着诸多的宝贝,书刊达7976册,与师友信札有6390通。如今,已捐赠给温图。这也是金江妻子沙黎影帮他圆的一个梦,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金江先生。这既是图书馆之幸,更是读者之幸,社会之幸。今天我们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既是对金先生与沙老师的告慰与致敬,也是向长期支持图书馆事业的社会有识之士的一次回报。 来源:温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