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风采
林俐:写好非遗+文章,助力县域共同富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温州历年来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戏曲故里、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等美誉,文化的传承,技艺的延续,铸就了温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遗资源,温州市非遗项目总数与非遗传承人总数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其中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项目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5项,省级159项,市级779项。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0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33位,代表性传承团体14个,代表性传承群体20个。
在全市各县区中,泰顺县非遗项目数量、种类居全市之首。泰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1项、国遗项目6项、省遗项目15项、市遗项目102项。有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16人、市级58人;省级传承基地6个、市级19个。
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我市非遗技艺传承不力、产业链不完善、展示较为分散、营销方式传统、与旅游融合不够等问题。挖掘非遗特色文化,写好“非遗+”五个方面的文章,激活非遗文化魅力,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非遗文化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通过民间自发“师徒制”传承方式外,仍需开拓其他传承方式。要探索出高校、地方政府、非遗传承人的合作新模式,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个领域已经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是引进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将非遗技艺“手把手”地传授给青少年学生,弘扬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从而使非遗进入下一代视野。二是开发非遗教材或读本,不仅可让传统文化通过文字物化并流传下来,也可成为学生学习用书;三是设立非遗选修课,在广大有条件的高校推广并开设非遗课程,引导学生选修该类课程,使其成为素质拓展的载体。在理论传承及高层次人才培养上,还可以依托当地高校如温州大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共建政校企合作载体,加大理论研究与创新。弘扬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
非遗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应以当下人们的新需求为导向,将其文化内涵融入到产品开发与设计,形成集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非遗全产业链。
通过伴手礼、日用品等形式,让非遗产品要走进百姓人家。开发产品时要打上非遗印记,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下功夫。在产品设计上,尽量轻小而精美,便于携带;在包装上,既体现文化内涵,又体现环保绿色,让包装成为文化的体现与载体。还可以将非遗文化融入到当地特色农业中,提升相关农产品的附加值。泰顺县拟推出“顺礼”系列品牌,大力打造具有高辨识度区域品牌。
此外,福州市的国家级非遗茉莉花,除了花茶外,还研发果子、精油、手工皂等产品,同时还推出了研学活动等。这些打造非遗产业链的做法都值得借鉴。要依托各县市区文化研究中心及重点企业,推进并带动理念及产品创新,从而构建本地非遗全产业链。
非遗源于乡村,与古时候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大小乡村建立了相关非遗展示馆,也由此导致规模较小、分布散。乡村有关部门组织开发了文创产品,但展示在村里文化礼堂或党群服务中心等,不便及时向大众游客展示。
应在各县市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或重点景区,集中设立展示、体验、销售于一体的展馆,吸引更多游客加入体验队伍,让更多的非遗产品展现给游客,形成相应集聚效应。例如,泰顺在著名景区廊桥文化园内推出国家级非遗提线木偶表演、廊桥展示等项目,让游客一次性体验这些泰顺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非遗的认知度,也可以扩大非遗知名度。例如,福州市三坊七巷是著名历史文化街区,也是人们到福州打卡必去之地。在这条街区上,就设立了福州非遗展示馆,陈列了福州茉莉花、油纸伞等福州文创产品,通过这个“窗口”讲好“福州故事”。
创新营销方式,引入互联网+理念。
疫情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人们消费模式,线上购物已成常态。针对价值比较低的消费类产品,利用抖音等线上互联网+平台,将场景体验引入直播,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目前线下实体店主要提供游客体验感,而后续的消费与购买都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建议创建非遗产品“云端商城”或“微店”。同时,在线下店铺柜台上,能提供其产品历史文化的介绍,以及公众号或微信号,为客人后续购买提供方便。在泰顺廊桥文化园里有一家直播室,既做泰顺县非遗文化展示,也做当地土特产的直播营销,将非遗文化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广大游客进行传播。
文化融入旅游,才是真正的“诗与远方”。只有发挥文化之长,借文化之力,将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业,才是发展之道,致富之路。
立足非遗文化资源,综合开发非遗+旅游项目。例如泰顺县非遗项目众多,有陈列为主的廊桥、以表演为主的木偶戏、以体验为主的米塑等。因此,要将非遗融入到旅游中,可以在线路上、住宿上做足文章。
一是要合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规划设计非遗主题的游览线路。突出非遗文化主题,让游客体验到当地非遗文化魅力,促进游览、研学、体验等多种方式有机融合。二是吸引外来资本,大力发展非遗主题的民宿或酒店。提供良好的旅游基础配套,解决旅游留不住而经济带动不足等问题。泰顺县云岚牧场,既为游客提供集现代农业牧场观光、体验、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场所,又为游客提供以泰顺非遗为主题的民宿,入住游客可在民宿内体验扎染、栀子花手工皂制作等非遗项目,同时还可以在夏季的夜晚去邻村观赏满天的萤火虫。可见,在民宿或酒店里提供非遗体验项目,可以大大地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与参与感。
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写好非遗+五大文章,借文化之力,带动本地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大有可为。
林俐,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民进温州市委会副主委、市政协常委,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大学跨境电商学院院长、“一带一路”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流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负责人,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等荣誉。 黄小明,温州供应链学院院长、市供应链协会会长、市政协委员 雷映玉,泰顺县社科联副主席 来源:温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