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他!古籍《曾璧搢印谱》回归故里
发布时间:2023-05-17 来源: 温州民进网(中国民主促进会温州市委员会) 编辑:温州民进
近日,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温州民进开明画院顾问、温州书法名家马亦钊先生向泰顺博物馆捐赠清咸丰元年《曾璧搢印谱》壹册,并现场为印谱题写书名。马亦钊先生在封二写道:“此先叔祖公愚公旧藏泰顺人氏曾璧搢先生篆刻原拓印谱,今闻泰顺县博物馆征集乡贤史料,特持此以赠。”马亦钊现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温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曾任温州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民进温州市第二届市委会委员,第三、四届市委会常委,浙江省七、八、九、十届人大代表。马亦钊幼秉家学,酷爱金石书画,亲聆叔祖马公愚教诲,师从方介堪学习篆刻,在书法、篆刻艺术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并在报刊发表,被收入书法篆刻作品专集,出版有《马亦钊书法篆刻集》等多部著作。几十年来,他专注于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将家族收藏的124件和个人收藏的2024件藏品,包括名家书画、马家历代祖宗书画印章和史料原件及其他史料,无偿捐献给国家,他认为这是文化珍品最好的归宿。▲泰顺县文广旅体局(县文物局)副局长蓝丽娜拜访马亦钊先生并颁发捐赠证书
曾璧搢(1815—1859),字子绅,号鹤峰,又号鹤山。他将一生大量时间投入书法篆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中,是温州篆刻界的先驱人物之一。此次马亦钊先生捐赠的《曾璧搢印谱》,是170多年前手工制作的原拓印谱,共选58枚篆刻作品,阳文以金文为主,线条凝练,古朴雅致;阴文则多缪篆,端庄厚朴,气度从容,有“西泠八家”之意。多年前,该印谱辗转到了温州著名篆刻家马公愚先生手中,作为马公愚侄孙,马亦钊先生至今已收藏该印谱60多年,温州书法界多慕名欣赏。此次捐赠《曾璧搢印谱》之前,得知泰顺县文博馆在编撰《有鹤来巢—曾璧搢书法篆刻艺术》一书,马亦钊就已将《曾璧搢印谱》交予该县文博馆扫描,并对印谱中58枚印兑一一细致译注,同时为本书题写书名。
“马亦钊先生的义举,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不仅让文物有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展示机会,也有助于带动更多社会团体和个人收藏家,投身文化事业和文物保护事业,为文物真正‘活起来’作出贡献。”泰顺县文博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总投资约2.2亿元的泰顺文化中心(泰顺博物馆)预计今年下半年开馆,届时,各界也可在此看到这本珍贵印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