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聚焦移动学习终端进校园,“开明沙龙”暨温州智慧教育微论坛举行
3月24日下午,民进温州市委会2023年第5期“开明沙龙”暨温州智慧教育微论坛在城市会客厅举行。沙龙主题为“移动学习终端进校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挑战”,本次活动由民进温州市委会主办,温州中小学教育政协委员工作室、温州未来教育技术学院承办,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协办。
市人大副秘书长、民进市委会教育专委会主任杨晓燕,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黄乐萍,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新东等出席活动。来自相关政府部门、学校、企业、医院的专家代表,市政协委员及家长代表共聚一堂,聚焦“移动学习终端进校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挑战”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和探讨。活动由市教育技术中心科研培训科科长黄祥风主持。
由黄祥风向与会人员介绍沙龙主题背景,并观看可汗学院发布的基于GPT-4学习AI助理短视频。他指出,ChatGPT开启了AI+智能教育深度融合新时代,传统学校教育因此面临着巨大挑战。通过移动学习终端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进行人机交互训练、培养良好的人机交互能力和习惯不仅是当下的迫切需要,也是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
随后,民进市委会常委、市政协委员、正高级教师、温州中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谢作如作《AIGC与智能时代人才培养》讲座。他介绍了ChatGPT的兴起、特点及使用技巧等,并提出了关于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困境和思考。他认为,只有了解AI,才能驾驭AI;AI必将如电脑、互联网一样成为常用工具;要与学生一样与时俱进,和AI共同成长。
在案例、故事分享环节,温州绣山中学滨海分校数学教师陈逢慧分享了移动学习终端赋能教学效果的亲身经历;温州南浦实验中学校长彭来桂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管理经验,提出要秉持开放办学态度、倡导无技术壁垒,精准教育评价引领智慧教育,主动应变拥抱新技术等诉求;永嘉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永嘉中学校长金玲勇以高考状元为例证明平板教学有效并且高效,并分享了推广移动学习终端进校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辛酸。
在互动交流环节,市发改委政策发规处处长陆剑鸣,市大数据服务中心副主任朱微微,龙湾区教育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徐腾跃,瑞安市电化教育与教育装备中心主任谢正勇分别围绕移动学习终端进校园的优点、存在的困难点及挑战等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凝聚共识先行、先试点后推广、各部门协同配合等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课题组负责人、博士、硕导侯方和民进会员、温州眼谷超级眼视光医院院长助理瞿晓哲作为眼视光医学专家,就与会人员提出的平板学习是否影响青少年视力等问题进行专业解答。专家表示,平板学习并不比纸质学习更容易造成近视,青少年预防近视关键在于把控好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养成科学用眼习惯等。市政协常委、民进市委会调研委主任苏立坤建议对移动学习平台进校园全覆盖的财政经费投入进行全面测算,增强建议的可操作性。
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技官肖向春,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课堂事业部产品总监侯娟,民进会员、浙江学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海霞作为企业代表,从技术层面等角度对移动学习终端进校园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他们表示,企业要从教育的本心出发,做好服务,期待政府、企业、医学机构和家长合力做好这件事。
现场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新东表示,移动学习终端是一种学习手段,是一件有效率的学习工具。他建议,要构建的良好的生态,也就是构建安全边界,所有的app进入平板必须要经过审查。企业之间要合力为教育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他指出,移动学习终端进校园的前提是凝聚社会共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用好、体现效果、讲好故事,这也是教育部门应当着力的地方。
中小学教育政协委员工作室副主任、民进市委会教育专委会副主任葛斌指出,智慧校园打造应当具有超前规划的意识。要做教育空间与教育技术的融合者,只有抱持着这样一种理念,才能真正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的目标。他呼吁,多方合力,通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渠道,为温州智慧教育鼓与呼。
杨晓燕指出,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学习,能够把分散的优质教育资源集聚,不仅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助力教育公平上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浙江“开年第一会”提出,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移动学习终端进校园的提出正当其时。她表示,路虽远、行则必至,要围绕移动学习终端进校园的可行性和挑战性进行思考,多问计于专家、校长、老师、学生与家长等,深入调研,主动求变,未来可期!
最后,黄乐萍、葛斌共同为主讲嘉宾颁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