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瑞安方言馆.全省最早的外语学校
发布时间:1999-06-15 来源: 温州民进网(中国民主促进会温州市委员会) 编辑:温州民进
瑞安方言馆可说是浙江省最早创办的第一所学习外国语的学校。它成立于1897年2月,即清光绪二十三年。由瑞安城关士绅项湘藻(字苕甫)和其弟项崧(字申甫)共同发起创办的。原校址在瑞安范大桥项氏宗祠,即现在城关二中所在地。
项苕甫没有做过官,但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曾创办过永瑞汽轮公司等。县志上说他是性个“博通时务,以材干自见”的人。
项申甫是清光绪甲午年的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后被举为浙江省教育会会长。
瑞安方言馆就全国范围来说居上海之后,而且是仿照上海模式创立的。但它比广州成立的两广方言馆要早。这里所谓的方言也就是外国语文,是指一个民族、国家的语言文字,是广义于现在一般所指的我国某地方的方言。
瑞安方言馆开始时有学生30余人,后即增加到50多人,于1897年2月16日开学,分西文(英文)、东文(日文)两个班,学生各为25人。课程专修外文,并开设外国史地等课程,在教室中还悬挂中外地图等直观教具。学校专门从上海高薪聘请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蔡华卿为专职教师,月薪是100银元,就这点曾使当时的瑞安人惊讶不已。
学校出了不少人才,如学生项雄毕业后又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然后到美国留学,并在项湘藻的资助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政治经学硕士,是瑞安第一个留学美国的学生。回国后参加清廷留学生廷试,名列第一,人们称之为“洋状元” 。
方言馆一直到1901年经商议决定与瑞安学计馆合并成为瑞安普通学堂,内除设有中文班和算学班以外,还设有英文班。其课程有英文读本、英文会话及语法和世界历史、地理等。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