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关于整治学校周边“五毛食品”问题建议
李颖
一、案由
“樱桃肉”、 “水煮活鱼”、“香菇肥牛”、“留香展翅”、“北京烤鸭”、“狗牙”、“红烧鱼排”、某宝搜索80后经典小零食,出现的大多都是此类食品。听名字是各种肉类食品,其实是使用各种添加剂产生了“肉味”的“五毛食品”。不管是80后、90后还是00后,大多数在校园生活的孩子都免不了受到”五毛食品”的侵害,因其添加了大量的食品添加剂,使其不论从口味还是色泽上都能够大大的满足孩子们的食欲,再加上本身原料简单,没有正规生产程序,价格低廉,受到了孩子们广泛的追捧。一到放学时间,一些学校,尤其突出在小学,周边的小店、甚至学校内部的零食店,摊位就会红火起来,走出校园的小学生们纷纷拿着零花钱来选购这些他们喜欢的零食。这些品种繁多的零食有花花绿绿的包装,吃起来更是够味儿,而且售价才五毛钱。
经对温州市11个县市区102所不同学校的“五毛食品”问卷调查发现,有92.21%的孩子们反映学校周边附近有出售“五毛食品”的情况,同时有88.31%的孩子自己去购买过或者是帮别人购买过。
去年6月份,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颁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对各地食品安全办、综治组织、教育、公安、城市管理执法、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学校、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等分别提出具体要求。然而,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各地整治效果依然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五毛食品”本身的“魅力”
“五毛食品”本身有几大特色:1)口味浓郁,够味儿。所谓“香菇肥牛”、“留香展翅”等闻起来有诱人肉味的零食,其实都是面粉、食用油、辣椒、味精等食材和食品添加剂制作而成。一袋净含量约30g的零食中,包含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少则5种,多则11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是阿斯巴甜、丙酸钙、脱氢醋酸钠、甜蜜素、脱氢醋酸钠、山梨酸钾、色素等。2)价格低廉。“五毛食品”大多为“五无食品”: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有些使用变质食材作为原料,加入各类添加剂,重置成所谓物美价廉的“美食”,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因其生产链简陋、用料劣质,所以价格上尤其的低廉。本次调查中在问及为什么选择“五毛食品”时,有28.57%的孩子表示因为口味好,9.09%的孩子表示价格低廉,而有62.34%表示二者皆有。可见“五毛食品”的这两大“特色”成为了其在食品行业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二是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在调查中有学生留言:校门外经常会有好多新奇的零食,味道特别好,家里的零食或者饭菜都没有那样的味道。孩子们并没有丝毫体会到问题的真正所在。
三是流动摊位不可控造成监管难题
校园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食堂、餐馆、食品经营超市、小卖部、小食杂店等相对容易监管,而那些流动的小摊位常常和执法检查“躲猫猫”,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二、建议
“五毛食品”的危害是一个慢性“中毒”现象,其所使用的大量的添加剂并不会使孩子们一经服用马上产生不适,但事实是此类食品中剂量超标的防腐剂轻则易导致营养价值低或营养不平衡,重则致使孩子的代谢排毒功能承受过大压力,尤其是在青春期身体成长发育的孩子,长期食用会造成无法预计的危害。同时此次调查中有28.09孩子们表示同学因为食用“五毛食品”而产生不舒服的现象。建议采取措施,从源头抓起,彻底根治“五毛食品”问题。
1. 开展“五毛食品”专项联合执法检查
检查校园及周边、城乡结合部、农村食品市场的食品小超市、食杂店、食品流动摊贩销售五毛钱左右的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糖果、果味饮料等小零食。
建议具体措施为:各区县市场监管局要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小超市、食杂店,其主体资格不合法的应依法处理;销售“五无”食品、过期食品、假冒伪劣食品的,应责令立即停止销售,并依法处理;销售索证索票手续不全的,应责令暂停销售,限期提供相关进货票据。限期提供不出相关进货票据的,以及对抽检不合格的,依法处理。特别是对“五毛食品”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涉嫌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2.学校、家长应该加强学生教育
此次调查问卷中,有84.42%的孩子表示,学校方面从来没有下发过关于不准购买学校周边垃圾食品的通知。由此可见,温州市目前在学校对于孩子吃垃圾食品的关注度还是不够的。建议学校可以刚柔并进,一是利用课业空余时间给孩子们做“五毛食品”危害讲座、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此类食品的危害。成立监督小分队,在放学后对孩子们购买垃圾食品现象做出强制性处理,计入平常行为规范分值中。
家长监督要与学校齐头并进,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向孩子灌输“五毛食品”的危害,制作过程,生产流程等,让孩子们从心底里对“五毛食品”产生排斥才可根治。
3.建立严格的问责追惩机制
国家权威部门虽然对婴幼儿食品添加剂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同时制定了相应的配方食品和辅食的国家标准。然而,针对三周岁以上的低龄儿童和青少年,缺乏专门的食品安全标准。建议研究并报请立法机关在围堵垃圾食品方面颁发具体可操作的法律法规,用强制性手段确保孩子的食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