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电费单存在隐私泄露 建议取消纸质费用催缴单
据温州民进会员、温州商学院吴耀反映:近年来,由快递、水、电、燃气的通知单等上存在个人隐私信息,一度成为泄露隐私的重灾区,自去年以来,以顺丰、京东、菜鸟等物流企业均采取了各类技术设计和优化服务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决了快递单据上隐私的泄露,我市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自2016年8月1日起,也不再发放纸质《电量电费通知单》,将原有发放电费通知单改为短信通知、微信查询、APP查询等业务。但是电费催缴单至今仍然使用传统的在楼道、住户门口,公告栏上黏贴的方式,这种纸质电费催缴单存在许多弊端,如被随意丢弃造成环保问题、纸质电费通知效率低、以及公共场合泄漏隐私等。具体表现:
一、通知效率低下。在信息化时代,利用这种传统的通知方式,不仅没能及时传递信息,而且客户无法快速地获取用电信息,大量电费通知单没有客户使用或易造成误领、丢失、遗弃,也易造成客户信息泄露。有时居民长时间出差,居民并不能及时收到相关的缴费催缴信息,而电费单一直贴在门口,透露的信息也容易被不法分子“惦记”。
二、不利于环保。目前,电费催缴单存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与政府和社会支持鼓励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使用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日用品,鼓励并支持实行无纸化办公相违背,另外一方面,由于单据上存在诸多个人隐私,住户一般不会直接丢弃垃圾桶,绝大多数采用撕碎丢弃或者分开丢弃,导致垃圾回收困难。
三、存在隐私泄露风险。一些小区没有稳妥的纸质电费通知单存放处,居民的用电量、用电金额、住处地址、户主姓名等属居民私人生活中的个人信息,供电公司与居民有用电合同关系,负有保护用户信息不被泄露的法定和约定义务。且《国家电网公司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中第6条已规定,不准对外泄露客户个人信息及商业秘密。为此,建议:
一、推广信用支付,提高效率在所有用户中开通信用卡自动扣费服务,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用户用电信用账户,根据用户的信用程度,支持账户透支,以时间或者用电量的方式,进入一定的信用服务阶段,可有效减少电费催缴的工作量,提高用户的信任度和工作效率,另外一方面也可对长期拖欠电费的用户采取必要措施。
二、推行信息化通知方式,支持环保信息化处理方式是当前无纸化办公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请款下可以通过用户自主“掌上电力”APP和微信端查询完成,也可进一步参照移动公司话费提醒方式,推出电费短信催缴、95598电话智能提醒等方式,完成相关工作。信息化和无纸化办公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排放。
三、技术性处理个人隐私部分 建议采用技术性方法,将通知单中涉及到的个人隐私部分采用技术性处理,如通知单商采用二维码与手机验证信息推送,或者隐藏部分居民信息,如“王建国”改为“**国”处理。在保密数据的同时,也通知了居民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