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我市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把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机会,争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据民进会员、市政协特邀信息员、鹿城区政协委员、高级采购师苏立坤反映:今年以来,我区很好地落实市委市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决策部署,通过部门联动,率先发力,各项行政审批工作取得令人喜悦的成效,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得到大大的改观,许多事项办理可以一次都不用跑或者最多跑一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大大的提升。
但是,纵观我区乃至我市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率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在全省来看,还相对比较靠后,与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身份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我区在全省的地理区域具有优势不明显的先天缺陷,成为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硬伤。
市委书记周江勇在5月份督查“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时讲,“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互联网思维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佳途径,数据共享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支撑平台,各部门务必要学习‘阿里巴巴’等优秀企业的经验,从便民利企的角度出发,打破思想禁锢,除法律法规规定外,所有的数据都要实现共享,各部门信息系统都要纳入‘一张网’。”周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一个启发:“阿里巴巴”利用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我们区能否利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机会,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全省率先进行更为彻底的改革,利用“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红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的弯道超车呢?
因此,我提几点个人不成熟的建议,供各位领导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
一、办事大厅所有事项实行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快递送达等制度,其中50%左右“零跑路”。近日,区人力社保分中心把“最多跑一次”升级为“最多跑一窗”,推出一个层级全链条集成服务,通过在分中心神力大厦,泰安大厦,仰义街道及仓桥街四个办公点实行“全域受理”,实现“就近跑”;社会保险即办件“一窗受理”,即时办结,对承诺件实现“一窗受理、一窗取件”服务。跑出了鹿城人社加速度,为全区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其他部门应该以人社局为标杆,从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条与本部门相适应的办法,实现全区所有部门审批“最多跑一窗”。
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由发改局“一窗受理”,相关部门由发改局代跑,能评、环评等审批中介服务由主管部门代办、政府买单。地方经济要发展,企业是关键。只有引进并留住企业,经济才能发展。所以,我们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要尽一切可能,为企业创造便利条件。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要真正全程服务。由发改局“一窗受理”,相关部门由发改局代跑,让企业安心只抓生产、抓销售,企业有需求,向政府一个部门提出来,政府为企业跑腿、服务,能评、环评等审批中介服务,企业只要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具体的评审过程,由主管部门代办、政府买单,既节约了企业成本,又保证了认证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我区投资发展,也能留住更多的优质企业。
三、实行“标准地”制度,即新供土地带着能耗、环境、建设、亩产等标准招拍挂。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企业发展的命脉。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标准地”制度,对新供土地制定一定的能耗、环境、建设、亩产等标准,进行招拍挂,企业通过网络公开进行拍地,有利于更好地吸引真正优质的企业入驻,为我区经济长期发展增加源动力。
四、推动所有政府服务事项、审批事项乃至税务事项以及相关部门人员进驻办事大厅,探索成立综合行政法局,形成“办事中心、执法中心、政策中心”为主体的政府构架。将政府的功能分成三块:一是办事。所有为老百姓和企业办事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由常务副区长亲自挂帅,全部集中到办事中心为老百姓和企业办理事务,老百姓或企业需要找政府办理的所有事情,全部可以在办事中心一个地方办理解决。二是执法。将政府的所有执法功能全部集中到综合行政法局,相关人员统一在执法中心,进行统一执法。三是政策处理。剩下来的人员是负责政策研究和出台的同志,这部分同志也集中一起办公,统筹研究、处理、出台政策,避免目前部门多,政策杂,老百姓和企业难以适从的困难。(市政协采用,时任市委周江勇书记、姚高员市长分别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