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政情民意中间站】民生实事看落实,听听他们怎么说?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日前召开的温州市两会上,票决产生了我市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回顾过去一年,我市的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怎么样?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本期《政情民意中间站》节目中,市政协常委、民进温州市委会副主委、温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曹丹艳,市政协常委、民进温州市委会调研委主任苏立坤应邀走进演播室,和大家共同关注民生实事的落实情况。
市政协常委、民进市委会副主委、市民政局副局长
2022年,市民政局承担了8项省、市民生实事任务,各项任务按期全部圆满完成。新增936张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187人;建成12家智慧养老院;为191家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无感服务智能终端;为2000户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家庭安装居家安全守护监测设备;新(改)建老年食堂200家;打造了115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及60个农村老人活动中心等。
虽然近几年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但面对迅速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以及日益增强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二是养老护理员队伍薄弱,养老护理员普遍学历低、年龄偏大;三是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长效运营机制不完善,缺乏运营资金。
市政协常委、民进市委会调研委主任
近两年温州市“温馨教室”工程总体推进比较顺利,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800个教室安装了空调和新风系统,2022年还专门对海岛、山区还有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安装了空调和新风系统。5个山区县和海岛投入了3000多万为2100个教室进行安装,市教育局还专门投入了120万元为市特殊教育学校68个教室进行了安装。
“温馨教室”工程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欢迎,但是工程的推进不是一步到位的,目前共分五年实施。一是资金压力大。据统计,五年全市共需投入8亿多元,平摊到县市区每年也需要一千多万。二是日常使用电费和维养的负担比较重。系统安装后,生均经费还是按照之前的标准,没有相应的调整。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始终是衡量民生实事项目取得成效的标尺。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最大的民生实事。让我们携起手来,将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不断擦亮“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民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