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风采
祝海燕:台上歌舞 台下烛光
她,是著名音乐人三宝的首部原创音乐剧《金沙》的女主角,全球巡演超300场,她用歌声与表演征服了超百万观众。她,也是温州艺术教育的一名骨干声乐教师,将舞台音乐剧延伸到讲台,使更多的学生走进音乐剧,其原创编排的校园音乐剧,连获两届全国中小学艺术节一等奖。
她,便是以教育绽放艺术花朵的舞台精灵——祝海燕。
祝海燕出生于安徽省一个普通的家庭,天赋使然,她从小便对唱歌情有独钟。孩提时,成为“歌唱家”的梦想便开始植入小海燕的内心,并伴随着她的成长逐渐生根发芽。 “这首歌很好听,但是很难唱,你能唱好吗?”作为祝海燕的音乐启蒙,父亲时常这样激励女儿,让她鼓起勇气向一个个音乐的山峰发起挑战。度过了爱唱爱跳的童年,走过了报之以歌的青春岁月,祝海燕一路成长,一路与梦想同行,并最终考入了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修习歌剧唱法。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祝海燕收获颇多,专业的歌剧演唱训练,让她逐渐褪去了稚嫩,成为了一名功底深厚的歌唱能手,并为她日后的艺术人生打开了新的境界。 流光飞舞、云天飞逝、明月高升、风沙扑面、火光腾空......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大戏,由著名音乐人三宝总导演的中国首部原创音乐剧《金沙》,于2007年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而音乐剧的女主角就是祝海燕。 谈及音乐剧,祝海燕说,是《雪狼湖》点燃了自己的梦想。2005年张学友先生的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在内地巡演,凭着对音乐剧的疯狂热爱,祝海燕加入到了《雪狼湖》宁波站的演出筹备组里。“2个月的筹备、排练与现场观摩,使我学到很多,张学友、朱文龙等前辈艺术家们给予了我很多启发!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引荐,我才得知就在同年,音乐剧《金沙》正在向全国招募优秀歌手参加巡演。”祝海燕回忆说,于是,她鼓起勇气将自己的简历和音频小样寄了出去。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荣幸地被聘用为特邀演员,出演女主角“金”。 一名合格的音乐剧演员是擅唱会跳,能说会演的。因此《金沙》作为中国首部原创音乐剧,不仅对观众是一种吸引,对歌手亦是一种挑战。青年歌手姚贝娜、谭维维等都曾参演过此剧,而相比于谭维维热烈奔放的表演,姚贝娜打动人心的歌声,祝海燕之所以能够在众多优秀的选手中脱颖而出,就在于她能够将表演与歌唱结合得游刃有余,相辅相成。 《金沙》这部剧展现的是四川人本土文化底蕴,而祝海燕并不是四川人,为了让自己更真切地感受四川蜀地文化,她前往金沙遗址观赏文物,想象三千年前的蜀国。在随后的2年时间里,祝海燕更是用无数次的练唱,近千次的排练,完美展现出角色应有的气韵,换来逾300场的公演。从最初登台的兴奋,难以入眠,到后来的心平气和,祝海燕说:“金这个角色深深打动了我。” 美丽的“金”在“沙”的怀抱中慢慢闭上双眼,“金”化身的太阳神鸟图案喷薄而出……回忆巡演首站,在新加坡的滨海艺术中心(世界五大剧院之一的榴莲大剧院),当第22首歌曲《忘记》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当曹平导演走到舞台和所有的演员一起谢幕,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 歌声穿越国界,狮城观众在短短90分钟时间丽深深陶醉于3000年前的古蜀文明。所有的观众, 四层楼3000多名观众,几乎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长时间的鼓掌!当时,泪水悄悄地布满了大家的双眼,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祝海燕感慨:“不管经历了多少苦难,缅怀着一路走来,内心被轻轻填满。这种感觉,似乎叫做幸福。有多少人可以如我般幸运,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是音乐剧《金沙》,见证了我的成长!” 即便是近十年之后的今天,这部剧的台词,祝海燕字字铭记在心。 有一种美好叫“止于丰饶处”,有一种前行叫“急流勇退”,祝海燕深知此理。经过国内外几十个城市的巡演及驻场公演,祝海燕已经积累了很多的音乐剧能量和舞台表演经验,然而正当歌舞事业如日中天之际,祝海燕却选择了告别这个舞台。 在巡演中,祝海燕便有了执教的想法,她不曾留恋聚光灯下的五彩斑斓,她不曾追逐更为响亮的声名,她开始思考:随着时代的前进,音乐剧逐渐兴起和发展,在舞台艺术领域,它将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举步维艰,如果能将音乐剧舞台延伸到讲台,那该多么美好!许是因了那一份纯真的教育情怀,祝海燕毅然决定放弃她的演艺生涯,她说:“我要带领更多的人走进剧场,走上舞台,爱上音乐剧,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得知祝海燕有这样的想法,当时新加坡联合早报董事长特意电话邀请她去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香港歌剧院主席郑慕智先生也向她发出了邀请……但是祝海燕都毅然拒绝了,最后来到温州,原是一半因她的家庭安在了温州,一半是因其大学毕业曾在温州平阳职教中心从事声乐教师一学期,对温州有种特殊的故乡情。“人生有选择是幸福的,有时候,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也是一种可贵的能力,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回忆起当时的选择,祝海燕没有半点后悔。 带着梦想与执念,2007年,祝海燕来到温州市艺术学校,成为了一名声乐教师,一边在校内外开展音乐剧教学排演工作,一边为温州艺术教育事业传递正能量。她希望能将舞台音乐剧延伸到讲台,使更多的学生走进音乐剧,爱上音乐剧,成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新生力量。 2009年她创办了“星梦”音乐剧社,把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传递给身边的学生们,十年如一日,她一次次把孩子们送上全国艺术展演的舞台,摘得桂冠。 2013年全国中小学艺术节在厦门小白鹭艺术中心举行,时隔多年,祝海燕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幕场景,还是那么清晰……为了能赶上三年一届的全国赛,祝海燕提前一年做了准备。创作初衷是真实展现当代中学生的真实面貌,展现“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校园文化气质。剧本选材历时3个多月,五易其稿。为了能在全国比赛发挥更好的水平,祝老师与孩子们放弃了寒假过年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每天扎在排练场。终于,不负众望,一举多得一等奖及优秀创作奖。这也是浙江省第一次在戏剧类比赛中获得此项殊荣。 “以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彰显学生歌唱、舞蹈、表演的综合特长。”比赛结束后,在场的不少国家级专家评委纷纷称赞道:“这种以人物内心外化的表现手法运用的恰到好处。”上海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杨绍林先生说:“我非常喜欢这部剧!很酷很时尚!” 国家一级导演傅勇凡先生则说:“音乐剧是戏剧种类中对导演和演员要求最综合的一种艺术形式,《长大,再见》将这种手法运用的非常好!有歌有舞有演,而且主题很阳光,孩子们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在第五届全国艺术节中,祝海燕带领的队伍作为浙江省唯一代表队,再一次获得了一等奖及优秀创作奖,而且名次远超北京上海。 “这次的创意灵感是来自那首春晚歌曲《当你老了》”祝海燕说,“00后的孩子物质丰富,生活安逸,缺少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让他们看看60年后的样子,也许是个不错的体验。”灵感来袭后,很快,剧组成立,开始了紧张的排练。 由于8个孩子来自不同的班级,排练只能通过午休、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来进行。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音乐剧《当你老了》出炉,以一节班会课开场,老师让孩子们想象自己老了的样子,“穿越”到60年后的养老院,讲述一个穷老头和富老头不同的人生际遇。 在祝海燕看来,艺术作品一定要带给人觉醒和反思,所以走上讲台的那一刻,祝海燕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去创作,去编创,孩子们在排练和演出中也在觉醒,所以会演戏的同时也学会了感恩。“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在排练中学习,更在演出中成长。我看到了中国音乐剧的未来。”祝海燕说。 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温州民进联合三支部主委陈晨的引荐下,祝海燕加入了民进。“民进组织的蓬勃向上吸引了我,而且温州音乐圈内两位我最敬佩的大师:指挥家邹跃飞和歌唱家施丽君,都是民进会员,他们对待专业的态度和敢于奉献的胸怀,是我学习和践行的榜样!”祝海燕感言,民进就像一个大家庭,让身处异乡的她倍感温度,同时,在前辈们的引导下,她励志前行,努力做一个在组织发光,对社会发热的人。为了更好地宣传与普及艺术教育,2015年10.22日作为市教师代表,祝海燕接受了温州电视台《教育时空》栏目的专访。 祝海燕不仅是一位擅长导表演的老师,还是集擅于思考为一身的老师。她是温州市“一校多模”高中音乐模块教材编委,参与编写的市高中模块教学教材将于明年出版发行;她攥写的论文、教学设计多次获得市一等奖,并多次公开发表于国家一级、省一级期刊及市教育局《学生时代》。 作为师者,祝海燕不断发掘人才,培养人才,他所教授的学生纷纷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等学府,有些已登上央视,有些已是名导旗下影视剧的主要演员,有些已学成归来,回到温州作为主力演员活跃在省市各大演出舞台上。 从无名之辈到金沙主角,从舞者到优秀教师,当问及祝海燕成功的秘籍是什么?她总是笑着回以四个字:“心无旁骛。”诚然,在这繁芜的千千世界里,诱惑太多,能够抛却所有杂念,只一心埋头做好一件事,已实属不易。一路走来,祝海燕舍弃的太多。 如今,每当有人问起:当初,你离开舞台有没有后悔?她总说:“再华丽的舞台都将远去,走在漫漫艺术道路上,有一种不舍叫放弃,有一种永恒叫忘记。如今,我只需记得我是祝老师。” 综合自: 《“六版”金沙:穿越时空的意外》安婧 《金沙见证我的成长》何温琦 向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