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风采
卓晓军:十指绝艺演绎百态人生
在1月14日晚上举行的“春天的故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温州民进开明艺术团成立演出”上,民进会员、非遗传承人卓晓军表演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木偶戏《耍猴》。
他在传统的木偶戏表演中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通过细细的丝线牵引着制作得栩栩如生的小猴,做出弹吉他、街舞等各种各样的动作,憨态可掬的小猴形象便在舞台上生动展现出来了。
“太厉害了!把猴子演活了!”精彩的木偶戏表演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人物简介
卓晓军,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演员,非遗传承人。曾荣获平阳县优秀高级人才、平阳县十大“名人才”、温州市“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卓晓军表演的木偶小品《耍猴》和《车技》等,曾多次出访欧洲、东南亚等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其作品获得多番好评。
卓晓军出生在木偶世家,他的爷爷、父亲、叔叔皆从事木偶戏剧。自幼耳濡目染,他亦对木偶戏产生兴趣。在父辈的影响下,1979年,13岁的卓晓军进入木偶剧团,跟着剧团上山下乡表演。
“晚上剧团表演时,就跟着旁边看、学,没表演的时候,再由那些老前辈教,那时虽然剧团的条件不好,但我自己想学,父辈们在传授技艺的时候也是非常严格认真,受他们感染,所以就坚持下来了。”卓晓军的父亲卓乃金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其父及剧团里的前辈的悉心指导下,卓晓军的木偶操纵技艺进步很快,1981年,他在儿童剧《时针飞转》中任李小明一角,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这出剧在当时的北京引起轰动。此后,年少的卓晓军获得许多不错的表演机会,经验与技巧,在一次次的表演中积累。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在卓晓军看来,提线木偶的技艺是时间熬出来的,木偶表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持之以恒。“像艺术技艺这一类的东西,是不能中途停的。尤其是木偶表演,这手上的技艺,是需要每日不断的练习才会有进步,你停下它,你的技艺就会退步。”坚持二字,对于卓晓军的艺术人生尤为重要。幼年时,他是从父辈们的身上看到这种坚持与执着,而如今,这份坚持与执着也印刻在他的身上。
必提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说来容易,简单八个字而已,但这八个字,却是无数艺术家用一生的坚持与执着支撑起的。卓晓军从事木偶戏剧表演近40年,从13岁起至今,他那双手不知多少次牵扯提线,他的十指下,不知多少故事流传。三十多年从事一件事,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乏味乃至难熬的,但对卓晓军来说,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一是因为喜欢,二是因为感觉自己有责任把这门技艺传承发展下去。”卓晓军说,他们剧团在昆阳一小有开设木偶表演课,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孩子接触到木偶戏。“平阳木偶戏是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它有传承的价值与魅力,只要能令更多人接触到它,它就能一直演下去。”
一直演下去,这是卓晓军的执着,它就像一根无形的丝线,一头紧系刻着过去的勾牌,一头缠着名为将来的傀儡,随着那双灵巧的手,过去与将来之间,好多好戏正要上演。
来源:幸福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