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明艺苑
沈洪保:话说三个“永嘉”之“古代的郡名‘永嘉’”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面向大海,背靠大山,相对地说在历史上是个闭塞落后的地方,在秦汉、三国、西晋还没有建郡。直到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置永嘉郡。这是永嘉郡建郡之始。永嘉二字的寓意是“水长而美”。当时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个县。建郡城于瓯江南岸,有郭璞卜城、白鹿銜花之传说。文学家孙绰、大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丘迟等都担任过永嘉太守。此时的永嘉是“古代的大永嘉”,其地域包括现在的温州地区以及现在丽水的部分地区。所以人们说谢灵运爱好永嘉山水奇丽,恣意遨游,足迹遍及永嘉,这个永嘉是指古代的大永嘉,即永嘉郡,不是指现在瓯北的永嘉县。谢灵运游过永嘉郡的鹿城、乐清、瑞安、平阳、玉环、青田以及今永嘉等地,都有留下诗作。谢灵运在今永嘉县境内留下的是《石室山》《登绿嶂山》等诗,但不能说遍游今永嘉,更不能说遍游楠溪江。写文史文章要以史料说话,不可凭自己的大胆想象,凭空去推测发挥。谢灵运在永嘉郡当太守,工作了一年时间就离任,他到过永嘉郡的许多地方,不可能都在楠溪江一带的今永嘉县进行“遍游”。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永嘉、临海两郡,置处州(今丽水),州治在括苍(今丽水市),将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合并,称永嘉县,永嘉作为县名开始于此。县城在原郡城(今鹿城)。这个永嘉县也是大永嘉,相当于后来的“温州地区”。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括州为永嘉郡,郡治在括苍(丽水)。辖永嘉、括苍、松阳、临海四个县。这个永嘉郡更是历史上的大永嘉,管辖的几乎包括温州、丽水、台州三个地区了。
民国22年(1933)4月,温州为第三特区;8月又改称为浙江省永嘉行政督察区,辖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玉环等六县。
不同时期,行政区划不断变化,说起来实在有点繁琐。比如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东嘉州,从括州中分出,自成一州,又把永嘉一县分为两县,瓯江以北为永宁县,瓯江以南为永嘉县。所以有许多变动是难为细细记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