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温州日报》丨如何打造“时尚温州·设计之都”?他这样建议
我市应积极谋划启动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设计之都”,并将其列入下来三到五年工作重点之一,通过申报,在全市上下凝聚创新发展的共识,促进我市各项事业的转型发展。
一是开展研究,凝聚共识。以创促建,通过开展申报工作,谋划城市产业发展新定位。一方面可围绕温州“两区”建设,营造全市创新设计环境,另一方面可助推打造“以国际时尚智造为特色的中国民营经济之都”“浙西南时尚产业带核心城市”都市区定位,促进产业的整体提升,将轻工名城打造时尚设计名城、将百工之乡打造文创设计之乡,擦亮“时尚温州”金字招牌。二是整体谋划,强化引导,成立全市统筹领导机构,宣传、发改、经信、文旅、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政府、企业、高校、院所联动,开展“设计之都”的调研、组织及申报工作,尽快做好创建“设计之都”的整体规划。
建议全市统筹协调各类创意设计载体平台,打造“温州时尚季”。一是确定每年国庆后第一周(或十月中下旬)为温州时尚季,一方面可以和中秋国庆文旅旺季相互支持,另一方面可有效组织我市各类重要行业企业参加。二是协调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温州市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温州市国际双年展、温州市动漫节展会等活动的举办时间,以时尚季为大平台,集中全面向国内外展示“时尚名城,品质温州”。同时,依托温州G104时尚走廊谋划一批时尚文旅企业、谋划面向时尚产业的检验检测、增材智造、数字化设计、手办模型制作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在瓯江山水诗路带沿岸谋划一批时尚文创社区、设计公园、设计师家园,大力发展众创设计、众包设计等新型模式,促进设计资源开放共享。
当前设计人才缺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是制造业的短板。因此,应加大创新型设计应用人才的培育、引进力度。积极做好我市现有设计师队伍的提升和培育工作,加大高端设计人才引进力度。
加强本土设计学科建设,推广CDIO(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工程教育模式,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符合温州产业的时尚设计现代创新型设计教育体系,推动时尚产业与艺术类专业学院、时尚产业相关科研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共建工业设计实训基地和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推动鞋服、眼镜、商务礼品、定制等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的标准制定和国际化认证,最终形成能够获得行业和国际认同的“时尚名城,品质温州”生产与服务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