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如何促进民营实体经济发展?武汉民进来温调研
第一站
市委会机关会议室
召开民营实体经济发展座谈会
4月19日上午,市委会召集企业家会员、会内专家学者,并特邀温州工商联副主席杨雄文与到访的武汉民进调研组一行进行座谈交流。与会人员围绕温州民营实体经济的总体概况、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民营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张永谦:
温州上个月刚刚挂牌成立营商环境服务监督局,足见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程度。为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出台不少的政策。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奖励和扶持政策落地难、兑现难的问题。
▼
陈 晨:
温州民营企业老板多,苏南民营企业车间主任多。温州民营经济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偏低小散,上市企业极少。二是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股权集中,这有决策效率高的优势,但也导致抗风险能力弱。这些也是2011年企业资金链、担保链“两链”风险发生的部分原因。三是创业容易守业难,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遇到土地、人才、技术等因素的制约,遭遇瓶颈。
王明江:
温州民营实体经济要发展壮大不得不面对几个问题:一是土地制约,这是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原因造成的土地供给不足导致的。二是技术制约,这和相关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匮乏息息相关。有些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就只能“走出去”。
▼
金建敏:
温州的商业氛围浓厚,温州人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和经商意识。也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温州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温州民营实体经济资本运作能力普遍偏弱,更加放大了融资难问题。
张 敏:
温州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温商网络更是遍布全球。从温州的营商环境要素资源来说,分为内核(政务要素、市场要素等)和外围(社会环境、法制环境等)两大方面。政府推进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小微园建设等等使广大小微企业受益,但在政策的连续性、针对性、适用性等一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杨雄文:
温州每40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在办企业。温州的民营经济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小企业多,大企业少;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市委市政府从培育新动能、企业梯度培育、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发力。当前提出将创建新时代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两个健康”先行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杨晓燕:
温州的商业文化是跟南宋时期的永嘉学派分不开的。永嘉学派是中国少有的重商主义者。武汉和温州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民营经济,大可充分挖掘本土优秀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
第二站
康奈集团
4月19日下午,调研组一行考察参观温州民进会员郑莱毅任总经理的康奈集团。康奈常务副总经理周津淼、副总经理吴胜能热情接待了大家,讲述“康奈的故事”和企业最新自主研发的个性化私人订制系统。
在座谈交流环节,大家就鞋业作为温州五大传统产业之一,如何走好升级路发表见解。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和人的基本需求紧密相关的传统产业,市场是永远都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创新发展。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受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大,制鞋行业不管是在制造上机器换人,还是营销上结合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调研组还参观康奈集团生产车间以及品牌专卖店,体验3D量脚仪器。
第三站
温州道尔顿小学
4月20日上午,调研组一行考察参观温州市教育局直属的民办全日制小学——温州道尔顿小学,白莉莉校长带领大家一边逛着校园,一边对学校“自由、合作、自律、担当”的办学理念、独具特色的“整理室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的细节娓娓道来。
此次活动市委会还特邀温州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处吴建军处长和大家一起座谈交流。他介绍了道尔顿小学审批和成立的过程,提出全国的民办教育看浙江,浙江的民办教育看温州。在民办教育占了半壁江山的温州,公办教育要保均衡,民办教育要保选择。杨晓燕认为,教育改革最大的空间在民办,民办学校自主办学、自主收费,较公办教育而言有着体制上的先天优势。民办教育要有信心,不要急功近利。真正有情怀的教育是一种“成全教育”,让学生天性得到呵护,自尊和自律得到唤醒,梦想和责任感得到点燃。
调研组一行纷纷对道尔顿小学独树一帜的建筑特色和教育教学理念表示赞赏,并就学校“退二进三”土地供给方式、财政生均教育事业费补助、课程设置等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第四站
叶同仁控股有限公司
4月20日下午,调研组一行考察参观温州民进企业家会员王崇焕的叶同仁控股有限公司。大家听取公司的品牌历史文化,产品运营和电商平台发展,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情况和公司发展规划等相关的介绍。王崇焕还讲述了自己做企业风风雨雨三十年的历程,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亲历者,提出当前民营实体经济发展普遍面临成本高企的处境。2005年,全资收购“叶同仁”,是因为有故事、有历史的老品牌、老字号的价值是无限的,企业的发展有着文化支撑,将走得更远。
第五站
温州乐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4月20日下午,调研组一行考察参观温州民进企业家会员刘建亮创办的温州乐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大家听取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刘建亮简单介绍了自己从白手起家,以科技创业,专注于工业节能领域,目前旗下有四家公司。他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独特性,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内,公司业绩持续上扬,但在税收、土地、研发人才上还是会面临一些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调研组成员就武汉和温州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异同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第六站
温州宝翔科技有限公司
4月20日下午,调研组一行考察参观温州民进企业家会员陈民涛创办的温州宝翔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高度电商化的制造企业,办公区生活气息浓厚的,拥有热血的90后年轻团队,车间则是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调研组对“互联网+智造”的模式高度评价,表示欢迎陈民涛回乡创业。湖北人在温州,陈民涛笑谈温州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不会把企业迁回去,但会考虑把业务拓展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