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S1线沿线高架桥下空间该如何做文章?看会员支招
温州市轨道交通S1线预计将于今年春节前后投入试运营。先行投入试运营的有桐岭站、潘桥站、动车南站、新桥站、德政站、龙霞路站、惠民路站、三垟湿地站、龙腾路站、科技城站、瑶溪站、奥体中心站等12个站点,其中除桐岭站、动车南站和奥体中心站之外,其余9个均为高架站。
对于S1线沿线高架桥下空间等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一直受人关注。温州都市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S1线沿线高架桥下空间管理状况总体较好,有的通过设立绿化带、花海、停车场等实现公共资源的综合化利用,得到不少市民称赞。但也有个别桥下空间堆积着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仅影响轨道交通的行驶安全,而且破坏了市容市貌。 S1线沿线高架桥下空间等资源的管理和运营,一直受人关注。那么怎样对该空间资源进行管理和运营呢?
S1沿线土地现场管理负责人唐永敏介绍,2018年11月19日,我市发布《温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试行)》,对在建和已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保护区管理予以规定,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第三章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地面车站和地面线路、高架车站和高架线路结构外边线外侧5米内为特别保护区,30米内为控制保护区。办法还规定:除交通、市政、水利、绿化、环卫、人防等设施的工程外,特别保护区内禁止进行建设活动;作业单位或个人在控制保护区内从事施工作业活动,应当制定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方案,并需经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意。 唐永敏说,因公共利益需要,在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S1线运营安全的情况下,经市铁投集团同意,可对桥下空间实施保护性利用。下一步他们将对S1线地面线路、车辆段、停车场实行封闭管理,并按照规定对高架线路设施设置警示标志,在高架线路桥下空间设置隔离设施,并加强S1线全线保护区巡查力度,进一步确保营运安全。
街道可与花圃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创新桥下空间绿化建设模式 温州市轨道交通S1线的开通,给市民出行提供更便捷的大运量公共交通服务,同时将更有力地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随之产生的S1线高架桥下空间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温州市轨道交通S1线贯穿温州市中心区域,沿线的风景关系到城市的市容市貌。按照“绿色理念”,高架站桥下所在的街道,可以结合自身区域情况和规划需求,创新桥下空间绿化建设模式。街道可以和花圃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约定企业在花圃经营过程中必须维持植物覆盖量,并做好监督、指导。 这一块可以参照东瓯大桥旁的油茶花种植地,花圃的种植不仅美化了环境,提高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区域人员流动,成为所在街道的宣传窗口,一举多得。
来源: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