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风采
咱民进这位会员要做一场非遗时尚秀!
民进温州市第二文艺支部副主委,瓯悦文创公司负责人、浙江云艺装饰公司设计院院长,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瓯悦文创公司负责人周海天(左三)和他的团队
2020年温州文博会上,“瓯悦文创”运用温州老门台融合各类非遗文创产品在2号馆雅生活展区亮相,成了市民的网红打卡点。他们的文创产品,既保留传统技艺,又贴近当代生活,引来了许多意向客户。
每年的文博会都有温州瓯悦艺术创意有限公司参展,他们通过文博会这个平台,收到了许多政府和企业的订单,也让市民对温州非遗有了更多的认识。2020年,瓯悦艺术的营业额做到了2000多万元,总共分三大区块,有大型瓯塑壁画、各类非遗文创礼品、大师微拍堂。文创礼品营业额做到了700来万元,而其中运营才大半年的微拍堂,销售额达500多万元。
瓯悦文创公司负责人周海天说:“非遗,汇聚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审美习惯,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但温州非遗给人的感觉还有很多误解,不少年轻人认为它比较LOW,像是街头卖艺一样。这几年,政府也一直在大力推广非遗,但老是叫一班老年人在现场做表演,让年轻人觉得这些东西更古老。我觉得非遗要传承好,一定要创新,一定要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包括符合现代人的美学价值。”
瓯塑文创产品《一鹿向上》荣获2020年鹿城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银奖。
今年文博会,周海天计划把展位做成非遗时尚秀场,结合老温州记忆,联手温大服装教授、瓯服工作室主理人叶茜,用瓯服、瓯窑、瓯绣、瓯塑来展现时尚非遗,做出温州韵、中国风、国际范、世界潮,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只要你喜欢,便是最好的传承,这是他不断重复的一句话。
“与其去展示温州非遗的内容和技艺,还不如把人们对非遗艺术的观念改变过来,让别人看到非遗的魅力。所以,这次文博会我不以产品为主,而是以展示非遗文化和时尚魅力为主,把我们瓯悦公司这几年的创新作品通过秀场秀出来。”周海天也是浙江云艺装饰公司的设计院院长,他的展位设计蓝图已经装在脑海里,温州的老院子、古老的门牌、幽窄的胡同与时尚的非遗穿插结合,时光穿梭,空间变化,形成反差便有新意,这是时尚非遗概念的尝试。
这几年,政府对非遗非常支持,对他的企业也非常支持,让他感觉有义务有责任去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他的团队有传统的匠人,也有现代的设计师,他要两者结合,尝试一种全新的模式。用现代美学把非遗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瓯悦文创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开发三瓯两雕的城市文创礼品。他们认为地方非遗文化既要技艺传承又要创新发展。既要有地方非遗文化特色又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这是瓯悦公司创立的初衷。通过几年来文博会这样一个大聚会,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也看到很多别人的长处,也看到了很多年轻工匠的用心和创意。未来的瓯悦想做成一个集合点,通过瓯悦平台把年轻手艺人的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把产业集群化,这是瓯悦未来的目标。
周海天的父亲周锦云,是原温州瓯塑厂厂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锦云先生博采各家所长,将堆塑与绘画、浮雕巧妙地融合,他的作品入驻北京人民大会堂。周海天毕业于中国美院,子承父业,屡获国家、省级大奖,他是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也是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海天计划今年9月份做一场瓯塑的专题展览,把大师的收藏品、父亲的作品、自己开发的瓯塑文创产品,还有年轻一代大师的作品,通过展览让市民看得到摸得着,打好市场基础。在周海天眼里,把瓯塑卖好比做好更重要,他要为这些专注于瓯塑的手艺人找出路拓市场,只有这样,工匠才会继续延续下去。通过展览验证一下这几年对瓯塑所做创新的成果如何,也让大家提提意见,更好地去开发。
现在从业人员老龄化也是让人担忧,周海天的想法是把瓯塑做成“金字塔”形,让高层次的大师们留在塔尖,而接地气的瓯塑文创做大,把底部基础打好,市场容量大了才会更好地延续瓯塑的繁荣。他认为,未来瓯塑要更加包容,允许把画油画的、画工笔画的圈外艺术家与瓯塑进行结合,创造新瓯塑,百花齐放。记者问:“你父亲支持你这种理念吗?”周海天笑着说:“不支持。”他父亲那一代工匠人的眼里,传统工艺美术首先就是“传统”两字,离了传统就变成另类的东西,但他支持周海天做文创产品,随便你怎么创新,但要做真正的瓯塑作品,一定得传承好技艺、工艺与材料的正统。
这两年,政府各部门也很重视非遗的创新性,纷纷来到了瓯悦公司调研,周海天与大家谈了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得到了各部门的认可,让周海天更有信心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而2021年,对于瓯悦公司来说又是快速成长的一年,他们在温州市区陆续开出了连锁城市非遗民宿,以温州非遗文化为核心内容,根据不同区位人文环境,打造非遗+城市民宿,目前有南塘悦舍酒店和爱玲中山雅舍。南塘悦舍一开张,就很火爆,几乎天天满客。酒店通过场景设置、文创商品结合现代潮流元素将本土的传统非遗以及茶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当地的非遗看起来、尝起来、玩起来、传起来,让古老技艺焕发青春。
《温州商报》2021年3月16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