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风采
推广游戏课程化!她的教育故事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金晓群
民进鹿城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第四集团幼儿园园长,浙江省兼职督学。曾荣获第十届宋庆龄幼儿教育奖、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名师等荣誉。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在日本的一家幼儿园,园长取下门口挂着的一幅书法,主人公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园长告诉她,孩子是成人的祖先。
当成人意识到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多么新奇、勇敢、纯真,就不会再俯视他们,就会发现孩子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游戏有着多么丰富的价值。在实践游戏课程化的过程中,浙江省温州市第四幼儿园的教师们深深体悟到这种魅力。而作为核心人物的园长金晓群,给教师们指明了方向,也营造出一种令人欣羡的良好状态:孩子开放而智慧地探索,教师充满尊重地观察和对话,师生共生共长的游戏充满可变性,折射出世相万千的流光溢彩。
智慧捕捉生长点
从游戏课程化的启动、实践到推广,一路走来,金晓群坦言,自己始终将科研引领放在首位。梳理课程框架思路后,她立即开展课题申报,邀请专家入园指导,按照科研路径推动课改的进度。
将理论内化后灵活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金晓群深谙,这是课改必须攻克的难关。起初,一些青年教师面露难色,她便组织骨干教师成立园长课程工作室,亲自带队做案例研究,思维碰撞的火花迸发,成果诞生后大家都十分激动。为了给青年教师搭建支架,金晓群带领团队依据案例的分析诊断,梳理并提炼出“PtoP(即PlaytoPlay)动态过程路径图”,来助推游戏课程化的落地生根。图中的“to”十分关键,被她阐释为助推游戏生发点的策略,并总结出助力策略与幼儿行动策略。通过路线图的梳理,课程的价值在哪里、一个游戏如何达到另一个游戏、如何促使游戏往更高层次水平提升,教师皆可了然于胸。
针对青年教师不擅长发现自主游戏价值点的问题,在游戏时空充裕、有意识地观察记录的基础上,金晓群建议,要以“长远的发展眼光进行价值判断与取舍,留取一个价值点”,并在游戏现场“站稳”,用至少5分钟去读懂游戏中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合理分析判断。有了详实可操作的策略,青年教师的心神定了下来,课程执行力全方位提升,课改成功地实现了全员推动。
成长的路注定有曲折起伏。她还记得第一个尝试做游戏课程化的教师,一有问题就会跑来找自己商量。金晓群的策略是默默支持,鼓励尝试,有了进一步举措后适当建议。形成初步成果后,她便请这位教师梳理素材、撰写案例、通过自己的方式讲解出来,并给予公开介绍经验的机会。会做、会写、会讲,金晓群一步步系好攀援的绳索,教师体验到的是峰回路转的喜悦,更有信心征服专业的高峰。
教育智慧一旦被滋养,便会渐渐升腾在教师的头脑中,化作活跃在孩子周身的充沛氧气。大班孩子们对小山坡产生兴趣,通过投票决定开展水枪大战。通过探索,他们发现有些地方并不安全,于是开始了安全活动,贴防撞条、架构平衡木、设警示标识。游戏开始前,孩子们发现需要武器,将制作延伸到艺术领域。对抗赛进行中,他们意识到单纯的奔跑不能有效保护自己,又探索起盾牌的制作方法……在整个过程里,教师并非“随波逐流”,而是结合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引导孩子们发现自护的重要性、研究“子弹”的创意制作,点拨和助推游戏的发展。
每一个经典案例的诞生,都离不开背后金晓群手把手地传授经验。在王振宇看来,金晓群对游戏课程化的实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深切的感受,其实践能给更多幼教人带来启发;而见证这场变革的温州大学教授林炎琴,用“让游戏‘一直有戏’”评价四幼人的实践。多年的园长经验,让金晓群坚信走正第一步的重要性,有了方法和路径之后,教师们“只要有一颗童心,了解孩子的游戏表征,就能读懂游戏”。案例形成的过程,是教师动态捕捉生长点、打造游戏链的过程,也是师生彼此成就的成长旅程。教师成为有童心的孩子玩伴,流淌着满满的职业激情和幸福感。
做“势”拓展教育空间
“动”起来的不仅有定期更换的课程,不仅有蕴藏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师生,还有开放的游戏场所。
以往的一些家园活动,常常是幼儿园指派任务,要求家长“做作业”,家长是被动参与的;而游戏课程化的目标是让家长真正积极融入,提供共育的坚定力量。面对家长差异化的需求,金晓群把沟通环节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首先取决于他们能知晓,才有可能参与到园所的活动中”。每个学期,她都在新生家长会上亲自做课程介绍,透彻而生动地讲解课程方案、活动案例,以达到传播科学教育理念的目的。家长接纳了课改的合理性,自然会产生认同感。等到孩子带着探索的需求和兴趣、而非一张任务清单向家长寻求支持,家长的热情自然高涨起来,游戏也就水到渠成地流动到家庭中。
“教育场所不应该是固定的。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生发、游戏在哪里开展,哪里就是游戏场。”在金晓群笃定的引领下,空间教室区角、玩沙场馆、户外、家庭、社区公园都向游戏敞开怀抱,变得开放而可持续生长,处处绽放出五花八门的创想。
借力造势的思维,贯穿于金晓群工作的整个过程。掌舵温州四幼这所当地集团化办园历史最久的名园前,她曾有7年的园长经验,将温州八幼运转得风生水起,从园所体育特色挖掘,成功打造以“健康教育”为办园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八幼也被评为“浙江省一级幼儿园”“浙江省绿色幼儿园”。“幼儿园发展要尊重历史,原有的文化不能丢掉,课程发展一定要用做‘势’引领做事。”有感于集团工作的庞杂,她自创了一套精细化管理流程,每天的任务和时段切分明晰,帮助岗位责任人摸到管理的“头脑”,避免“被琐事绊住,半天待在办公室出不来”,同时保有自由创新的空间,用人文关怀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顺势而为,是金晓群的管理策略,也是她的人生哲学。作为温州市政协委员,每年她都会履职提交建议,呼吁增加幼儿教师编制、聚焦学前教育师资建设、提倡小区配套园物业费减免。一项项提案,基于她的大量调研、悉心观察,“用数据说话”,屡次被采纳,不断拓展着学前教育的空间,而她也从多变的天地里汲取成长所需的养分。
面向外界的履历上,身份总是在转换、叠加,不变的是内心对学前教育的满腔热忱。曾经,金晓群参加一场演讲赛,自选题目是“我不改行”,如同明明白白的宣言。她揣着一份对学前教育的情,想到特别的创意、观察到孩子和老师的变化,都能体验出真切的快乐。不久前,鹿城区教研员的工作落到金晓群头上。这意味着更大的挑战,肩上的担子更沉了几分,周围人都惊诧地说她是“越做越忙”“但凡学前领域就是喜欢”。可金晓群清楚,牵绊心神的,正是这份旁人眼里不可思议的深爱,让自己要继续“折腾”,纯粹投入得义无反顾。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