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王丽峰在省政协民生协商论坛这样建言
发布时间:2022-12-23 来源: 温州民进网(中国民主促进会温州市委员会) 编辑:温州民进
近日,省政协举行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为主题的民生协商论坛。论坛除在省政协机关设主会场之外,还在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中心小学、衢州市衢江区莲花乡村国际未来社区“民生议事堂”设分会场,开展网络直播,并通过“浙江政协·掌上履职”“浙里办·掌上议政厅”“请你来协商·网上议政厅”进行网络议政。
★浙江省政协常委、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温州市委会主委王丽峰在大会上作发言: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主要在于优秀教师的配置失衡。保证每所学校优秀教师的占比,是均衡发展的关键。而启动优秀教师愿意交流的内驱力,是关键的关键。
硬件落差。现在“标准化”学校验收,都是以集团的平均数说话的,同一个集团,各校之间可以差别很大。建议以“校园”为单位进行“标准化”验收,而不是集团平均数。 心理落差。基层普遍反映,骨干教师下沉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激励,又有后顾之忧。建议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任务型、支教型、常规型),拿出相关规定。对任务型和支教型交流的优秀教师,能划定成长进步轨迹图。如果这个“轨迹图”能产生援疆、援藏一样的“一票难求”,那就是有效激励,内驱力就不是问题了。 同时,针对职称评聘中“单位人”难成“系统人”的尴尬,希望能突破体制壁垒。编办和人社部门只管编制、职称等“总量”,由教育部门掌管“分量”,在掌管的区域中统筹把握,体现流动的均衡。 生活落差。都说“生活、生产、生态”要“三生融合”,大面积流动时,要避免生硬剥离教师原有的“生活圈”。建议:优质师资均衡以集团、学区内部交流为主体。目前,全省共有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3496家,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69%。如果近70%的义务教育学校,都按照“双减”的目标重新进行人力资源调配,优势互补、弥合集团校内部的差距,那就起到优质均衡托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