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系列
【两会专题】高“言”值!委员热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4月8日下午,委员们分组讨论了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施艾珠,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会主委王丽峰参加民进与新闻界、文艺界、体育界别联组讨论。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施艾珠
施部长充分肯定了新、老委员的发言,她寄语新一届委员们:一是锤炼稳如泰山、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筑牢政治忠诚,严守政治规矩,提高政治能力;二是彰显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制度效力,围绕中心科学协商,突出重点民主监督,深入调研参政议政;三是提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履职活力,炼就过硬的本领,涵养为民情怀,发好团结之声。
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会主委
王丽峰
王丽峰就委员如何担当,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说”,要为界别群体发声,面对每一次的发声平台都要有备而来;二是知道“说什么”,聚焦信息,通过深度调研,准确传递、持续跟进、追求实效;三是知道“怎么说”,要说负责任的话;四是知道“在哪说”,除了“两会”平台,还有线上“掌上议政”、线下“请你来协商”及“24小时不关门的频道”社情民意信息通道等。她寄语委员们虚功实做,用落地的成效给人生添彩、给政协的事业添彩!
委员观点
委员 黄乐萍
温州地方戏曲“和剧”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建议:一是重建温州和剧团。将和剧团并入瓯剧团,相应增加剧团人员编制。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开设和剧班或与省级戏校开展联合办学培养相关人才。三是做好剧目保护和发展。多形式收录经典传统剧目,在新剧本创作中融入时代特征,适时结合“双减”工作,融入学校课后活动。
委员 葛 斌
建议将我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室配置午睡课桌椅纳入为民办实事民生项目,将“午休躺睡”作为一项必修课、“五项管理”专项督查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午休管理和督查,改善学生在校午睡条件和不良睡姿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
委员 麻尊重
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对儿童文化关注较少,建议:一是全力建好儿童本土文化精品项目;二是全力拓展儿童本土文化文艺创作;三是全力打造儿童本土文化时尚产业。
委员 陈瑞赞
建议加大社科研究经费的投入,全面提升市级社科研究项目的质量,改变目前偏重应用对策类研究的现状,加强校地合作,产生一批扎根瓯越大地、高扬温州精神的学术成果。
建议成立“温州数字博物馆”建设工作小组,制订全面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以促成我市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委员 姚胜荣
中、小学校推进美育落实的力度很有限,效果不如预期,建议:一是让学校成为非学科类培训的主阵地;二是有效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推进美育工作;三是发掘学校自身潜力,利用师资培训,招募志愿者等举措充实师资不足问题。
委员 叶 建
温州红色资源丰富,但文化场所布展展陈方式单一、品味不高,效果达不到预期,建议:一是夯实“家底”,加大红色文物征集力度、打造科研团队;二是强化设计,提升展陈水准,做好文旅结合产业;三是唱好声音,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和文艺精品。
委员 苏立坤
建议我市做好统筹规划,多措并举补足农业产业发展短板,推动山区五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夯实我市共同富裕基础。一是在生产环节,组建市县两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团队;二是在销售环节,推动“瓯越鲜风”产品纳入“政采云”,通过各地温州商会对外推广;三是深化产业融合,通过招大引强,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反哺农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旅游节点。
委员 邵和助
建议温州采取“引育并举”,推动温州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一是兴建一所研究型大学;二是在温州举办浙江大学校区,着重引进若干与温州新兴产业联系密切的“双一流”学科;三是支持温州医科大学和温州大学建设“双一流”学科;四是引导和加强高校切实服务地方能力,充实办学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