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县(市、区)两会回顾】瓯海民进:凝心聚力谋发展 踔厉奋发启新程
2月13日至16日,瓯海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瓯海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在瓯海区行政中心胜利召开,来自瓯海民进的13名委员和4名列席人员出席会议。会员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政议政,围绕瓯海发展大局建言献策,充分彰显了瓯海民进人的履职风采。
过去一年,瓯海民进会员不忘初心、笃行不怠,收获了优异的履职成绩单,“两会”期间喜讯频传:民进瓯海区基层委荣获“2022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进集体”称号,基层委的集体提案《关于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瓯海样板”的提案》获评区政协十届一次全会建议案,委员胡霄霄主笔的《下好我区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步棋”的提案》、委员蒋孟有的《关于实施瓯海籍大学生回瓯留瓯工程助力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以及委员蔡新星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提案》获评大会优秀提案。委员胡霄霄的《温州方言保护传承深陷困境建议增强保护力度 维系传统文脉》获评区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其本人获评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委员何晓春获评区优秀政协委员。 “两会”期间,民进瓯海区基层委共提交集体提案2件、个人提案10件。其中,由基层委提出,委员胡霄霄、陈一主笔的《关于聚焦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聚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瓯海样板”的提案》被确定为大会一号提案。
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委员方芳、胡霄霄、张翼分别作《做好瓯海“宋韵+”文章,助力温州“东亚文化之都”建设》《高质量创建完整社区,提升美好生活幸福力的提案》《聚焦“老有颐养”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大会交流发言,发言获得现场委员们的一致好评,均获评大会优秀发言。 会员们认真履职,在小组或联组讨论中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就改善养老食堂、发挥侨资源优势、乡村振兴发展、强化人才住房、提振企业信心、推进实体经济改革、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普惠性措施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在市“两会”期间,瓯海民进会员频频传来履职好声音:市人大代表潘建娟提出关于温州植物园落地的建议,市政协委员潘伯俊、黄庆谊分别就提升市区南部新区义务教育品质、聚力温商优势助推区域消费中心城巿建设和建设城乡一体的老年友好医疗体系等提出建议。市政协委员张翔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的提案》获评市政协优秀提案。 万象启新朝,元春始风华,2023年,瓯海民进将以崭新的姿态、蓬勃的面貌,奋进新征程,履行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教新区、山水瓯海”、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小组讨论精彩发声
陈伟节
针对大会建议案中打造青年就业创业的优质“天堂”,推动青年友好城区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更高眼界搭建产业平台拓展青年充分就业;二是以更浓情怀筑就孵化体系陪伴青年创新创业;三是以更新方式打造青年乐园实现青年宜居宜乐。 蒋孟有
针对中小微企业在获取政策信息方面人才缺乏,途径不明,理解不透等问题,建议:一是完善派驻行业协会党委书记机制,增强镇街经贸口干部的对接意识,强化基层商协会的组织职能,引导中小微企业愿提、敢提、会提问题;二是汇总梳理对应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惠企助企政策;三是组织常态化培训会、沟通会、宣贯会、座谈会、恳谈会,精准互动;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落实优化营商环境。 潘伯俊
建议区委区政府主动对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争取尽快理顺温州二外办学体制,提升南部新城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提升南部新区活力。 张 翔
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强链、补链工作。以培育发展千亿级的健康产业为目标,加速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科创高地,坚持生物医药、化药双轮驱动瓯海大健康产业发展。以招大引强为抓手,同步培育本土医药企业,把瓯海生命健康小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 黄庆谊
建议多措并举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形成一个制度链,让更多在外的瓯海企业家、科学家、创投家齐聚瓯海。充分发挥技术大院名校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精准匹配落地本地企业。 池长超
积极探索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初高中部分离办学,大力提升南部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南部新区。 深化营商环境优惠政策宣讲,着力帮难解困,设立政策解读宣讲专班,让惠企政策更好地落实到位。 陈 一
针对我区老年食堂存在数量不足、标准不一、经费来源紧张等问题,建议:出台“老年食堂”工作指导意见,统一建设、管理和运营规范标准;做好食堂选点布局,扩大资金来源面,设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依法依规公布捐赠接收和使用情况;食堂账目实行一月一结,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郑沙年
建议发挥侨资源优势,搭建服务“买全球、卖全球、服务全球”的公共海外仓。利用好公共海外仓华侨仓政策,引导侨胞合法合规发展,做大做强公共海外仓。 高苏静
建议在人才招引、人才培育、人才留瓯上再下功夫,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层次分明、培用匹配的人才培育和输送体系,优化人才招引和扶持政策,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环境,储备多样性的人才,形成科研型、应用型、服务型人才集群,注重打造高质量、多层次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人才支撑,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方 芳
建议:一是改善民生,坚持“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扩中提低,落实区域性低收入家庭帮扶政策,通过引进师资促进“小而优”学校的提质发展;二是扩大就业,如加强普惠性职业技能培训,依托“文旅+”新业态创造就业机会。三是坚持乡村振兴纵深推进,把资源倾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和西部生态产业带,推动未来美丽乡村宜居宜业。 胡霄霄
政府能否精准施策,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是优化营商环境中重要一环。我区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尚有提升空间,建议:一是深入调研,多渠道了解企业发展需求。二是分行业、产业、领域,建立有针对性的政策数据库,精准帮难解困;三是建立营商会客厅制度,畅通企业建言陈情通道。 何晓春
在人才集聚和人才房建设方面,建议:一是摸清需求,科学确定住房供应规模;二是盘活存量,创新人才住房用地、用房模式;三是多措并举,落实人才住房配建政策。四是营造氛围,加大人才房政策宣传力度。
张 翼
建议抓住儿童友好城市创建的契机,在建成儿童友好单元的同时整合资源,绘制瓯海“研学一张图”,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打响儿童友好瓯海样板品牌知名度。 张 然
建议制定普惠型托育服务补贴政策,出台瓯海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生均保育经费补助标准方案,激发举办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积极性,确保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蔡新星
建议规范二手车销售交易,助力打造百亿汽车产业链:一是建立信息公示平台;二是交易二手车原则上评估鉴定前置;三是加大对二手车交易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 黄文栋
建议要高位打造中心区商圈,助力瓯海集聚发展提出建议要画好一张蓝图,高目标打造中心商圈;组好一支团队,集合力打造中心商圈;写好一纸文章,多场景打造中心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