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自上而下统一认识 全民参与群策群力 加强温州方言的传承
方言传承保护的呼吁此起彼伏。许多有识之士对方言的现状忧心忡忡。有个温州网民在论坛中呼:我的孩子95年的,上幼儿园就已经是推广普通话了,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都要求家长在家也要跟小孩说普通话的,我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只会讲温州话,普通话一句不会,但是现在六年级了,幼儿园4年,小学6年老师同学之间全部普通话交流,现在温州话变半懂不懂了。请学校的老师放温州话一条生路吧!方言,正在失去!方言的魅力,也正在失去!特别是南方各方言,正在逐渐远离我们,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不是一个好兆头。
从2002年开始,各地政协委员(包括温州)提议,提议拯救方言,要加强方言的传承保护。
由此可见,落实保护和传承方言的问题提出已有十年之久,但效果还很不理想。方言要的传承保护需要自上而下反思我们的语言政策和方言教育,统一认识,全民参与,群策群力,重视保护传承方言工作,提高传承保护的效果。
一、政府部门反思热行国家语言法规的偏差,改正矫枉过正的做法,为方言传承保护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家长反思实施家庭语言教育的偏差,承担方言的教育职责,为方言传承保护营造必需的教育环境。
地方方言,虽然无关衣食住行之类的具体民生,却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最朴素的表现形式,是本土文化的载体,是本士文化的根。
方言关乎民生中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通过它特有的言语信号的交流把一个群体聚集在一起,是一种情结,乡音是传统观念中乡亲的标志。
掌握和运用好方言俚语,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教师反思学校语言教育的偏差,改进方言教育的方法,为方言传承保护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为此建议:不妨把方言适时适度引进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课教学。
1、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学校应该适当教授一些家乡民谣,童谣等,用最亲切的语言,最质朴的音韵,感受民间童谣和艺术的乐趣。
2、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用方言来提高教学效果,使普通话和方言“双语”教学“双”丰收。
3、在小学中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引用方言俚语,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在中学的古文教学中用方言来提高教学效果,使普通话、古汉语和方言“三语”教学“三”丰收。
(荣获2012年统战系统“诤友建言”调研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