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温州市【校外校】现状调查与现实分析
近年来,各类校外补习辅导班,由原来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参加,发展到各年级学生都参加,由原来的寒、暑假集中补习发展到全年全天候,托管由家政发展为教育,由托管由看管发展学业辅导,成了名符其实的“校外校”。其疯狂扩张势头愈演愈烈,成为当前社会一大怪象。本文试图以温州市的“校外校”为例,分析校外教育的发展现状、自身优势和缺陷。从而提出校外教育实现良性发展对策,使其真正成为除家长、学校之外的第三方教育力量,以帮助家长解决“四点钟难题”,助推学生特长发展。
一、我市“校外校”的现状:
1、类型多,各类培训机构并存。
我市现存“校外校”大致可分为部委办局下设的培训部门、“家校”、培训学校、托管学校、“山寨”托辅机构和“四点钟”学校等六类。
2、疯狂扩张,呈产业化发展。
3、人气火爆,市场大。
4、收费名目越来越繁多,培训学校赚兮赚。
二、“校外校”的积极作用。
现在中小学校园周边“校外校”越来越多,说明这些社会机构的确是社会所需的。
1、令家长们掀心的“四点钟难题”得到缓解。
2、“校外校“有能力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3、在特长的培养上,更专业。
三、“校外校”存在的问题
1、校外校的大跃进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大大扰乱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2、违背教育规律,严重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3、培训托管学校乱象丛生:无资格,抄作业?吃素菜白米饭,安全隐患大。
4、中小学校外“培优班”利益迷局合谋“分肥”。
5、广告满地飞,虚假宣传多。
6、审批单位多,无证办班较普遍。
7、家长跟风,亲子互动淡化。
8、疯狂吸金,加剧教育不公。
四、“校外校”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分析
其一,政策刺激;
其二,家庭的变化;
其三,社会风气;
其四,管理滞后;
其五,校外活动严重缺乏。
五、关于加强我市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第一,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和素质教育实施。
第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公为主,以私为补充,落实中小学生校外教育。
第三,构建教育管理网络,实行分类管理。
第四,增加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经费的投入,以体现公益性。
第五,整顿社会风气,提高教师工资水平。
第六,要完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第七,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增进亲子互动。
(荣获2012年统战系统“诤友建言”调研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