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议政
建议市政府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范围并对其功能做出前瞻性的定位
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作的深人展开,温州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999年1月,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同意温州市行政管理中心规划选址的决定》.一个由行政文化中心区、杨府山商务区和教育科研休闲中心区组成的温州城市中心区于2000年6月正式动工建设,如今已初具规模。但是我认为这个占地32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范围太小定位失当,并阻碍了城市中心东、西部的协调发展。为此,建议市委、市府要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范围。框定北以瓯江为界,南以蔬港公路为限,东达新城,西抵双屿的区域为城市中心区,并对其功能做出前瞻性的定位,将其规划建设经营好。理由是:
1、占地32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不能承载周边一系列工业区内企业所依托的信息、劳务、资金、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交换。目前,我们城市中心的周边已形成了一个工业区带:东面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龙湾一带的工业区。南面有德政工业区和瓯海工业区:西面是双屿、上成工业区:北面隔源江是路北工业区:这一系列工业区所依托的生产要素的配置交换,一个32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显然不能承受之重。
2、目前,在我们城市中心,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下,已经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资金、人才、信息商品交易的集中区域和片点,如车站大道的金融区、沙帽河的鲜花交易点、谢池巷的劳务市场等。而政府在规划建设专业市场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从总体上说规划布局还是杂乱无章的。无论是在计划经济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城市功能的定位,城市的规划既是政府的职责,又是政府调控经济的一种丰段。因此,政府有必要在扩大城市中心区的基础上,对其功能做出前瞻性的定位,以利于引导各类经济实体在经济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制订出自己的发展规划。温州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中心由于地价的攀警升,以及环保的强化等因素,工业空心化现象的出现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市政府,还是鹿城区政府,对此都以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退二进三”(退出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将是必然的选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政府也有必要对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做出一个前瞻性的定位,以期未雨绸缪。
3、市政府划定的这个占地32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其本意是通过“城市东移”这个概念,来推动城市中心东部的开发热期,现在这个自的已经达到,但是带来的城市中心西部发展带后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有必要对城市中心区的范围做一个调整,以促进城市中心西部的发展,况且,这种调整并不会影响由"瓯江经济“向“东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